资源简介 第三节 大气压强名师点金:在探究托里拆利实验时的细节问题,哪些因素不影响实验数据,哪些因素影响实验数据,要结合实验方法一平衡法进行分析,方可解决问题。 学生要掌握海拔—气压一沸点的关系,并要知道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夯实基础.逐点练知识点1大气压与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平衡法)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给钢笔吸钢笔水 C.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 D.吸在墙壁上的塑料挂钩2、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3、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都有可能知识点2、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4、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等于 大气压:抽气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 大于 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小于 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1cnjy.com5、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压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会 增大 。2·1·c·n·j·y易错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灵活运用6、用高压锅做饭,饭易熟且节能,这是因为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比外界气压 ,使锅内水的沸点 的缘故。(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整合方法.提升练考1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7、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来源:21cnj*y.co*m】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8、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取10N/Kg)【版权所有:21教育】(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Pa。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她测量的值。(选填“大于”或“小于”)(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 。(选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考查角度2大气压强的应用9、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存在的证据。(2)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 证明了 。(3)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 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 会掉下来 ,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10、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 (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000m)处的大气压px= 。(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2-1-c-n-j-y11、(2019?青岛)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探究培优.拓展练拔尖角度1大气压强的综合应用12、(2018?普陀区二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关闭阀门K后,管内气体压强大于管外大气压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D.右边液体的密度ρ2=13、如图所示,倒置的玻璃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射出。在瓶中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A.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 B.瓶内B处的压强越来越小 C.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小 D.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不变第三节 大气压强名师点金:在探究托里拆利实验时的细节问题,哪些因素不影响实验数据,哪些因素影响实验数据,要结合实验方法一平衡法进行分析,方可解决问题。 学生要掌握海拔—气压一沸点的关系,并要知道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夯实基础.逐点练知识点1大气压与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平衡法)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给钢笔吸钢笔水 C.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 D.吸在墙壁上的塑料挂钩解:A、当用口吸吸管时,口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汽水进入口中。不符合题意。B、钢笔吸墨水时先用力挤出笔囊内的空气,然后松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墨水压入笔囊。不符合题意。C、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应用的是连通器的原理,和大气压无关,符合题意;D、利用吸盘内气体压强比大气压强小,大气压将挂构压在墙上,不符合题意。故选:C。2、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解: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正确;B、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故B正确;C、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D、实验时,玻璃管如果倾斜会使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错误。故选:D。3、)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以上都有可能解:h===10m,所以大气压能支持约10m高的水柱,所以只要在量筒口离开水面前,由于量筒内没有空气,量筒的高度小于10m,故作用在量筒外的大气压将量筒内的水托住了。21教育网故选:C。知识点2、大气压强的变化及应用4、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 等于 大气压:抽气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 大于 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 小于 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1cnjy.com解:抽气前气球内外都与大气相通,此时气球内的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抽气时,气球膨胀说明内部气压大于气球外部气压进一步说明瓶内的气压减小。故答案为:等于; 大于; 小于。5、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溶液的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细玻璃管内的液柱是由于瓶内的气压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的大气压而形成的。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液柱高度会 增大 。2·1·c·n·j·y解:(1)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如果此处的气压等于瓶外的大气压,管内和瓶内的水面应该相平。现在是管内的水面高,说明瓶内的气压高于瓶外大气压;(2)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增大。www-2-1-cnjy-com故答案为:(1)大于;(2)增大。易错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灵活运用6、用高压锅做饭,饭易熟且节能,这是因为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比外界气压 ,使锅内水的沸点 的缘故。(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解:高压锅密封性能好,里面的水蒸气不易外泄,随着里面水蒸气的增多里面的气压增高,液面上的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21*cnjy*com故答案为:高;升高。整合方法.提升练考查角度1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7、在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5m2,g=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来源:21cnj*y.co*m】A.1.26×105Pa B.1.10×105Pa C.1.01×105Pa D.0.96×105Pa解: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1=(0.88+0.1)kg×10N/kg=9.8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1=9.8N;21·世纪*教育网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2=(0.46+0.1)kg×10N/kg=5.6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5.6N;【出处:21教育名师】两式联立解得:F=7.7N;∴p===1.10×105Pa;故选:B。8、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地大气压的值。她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取10N/Kg)【版权所有:21教育】(1)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她通过数据计算得出大气压的值为 9.52×104 Pa。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 大于 她测量的值。(选填“大于”或“小于”)(3)小杨同学也利用此装置测量小梁同学所在地大气压的值,他把水银换成水,将玻璃管灌满水后倒插在水槽内时,发现管中的水柱不会下降。如果你来测量,且能够测出,则玻璃管长度 可以小于10m 。(选填“必须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解:(1)测量得到的大气压强值为p=ρgh=13.6×103kg/m3×10N/kg×0.7m=9.52×104Pa;21*cnjy*com(2)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如果将此装置拿到海平面去测量,则测量结果将大于海拔高处测量的值;(3)把水银换成水,由p=ρ水银gh水银=ρ水gh水可得,9.52×104Pa=1.0×103kg/m3×10N/kg×h,h=9.52m<10m,所以试管的高度可以小于10m。故答案为:(1)9.52×104;(2)大于;(3)可以小于10m。考查角度2大气压强的应用9、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 大气压 存在的证据。(2)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 证明了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 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 会掉下来 ,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解:(1)杯口朝下时,由于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而杯内水柱产生压强远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故纸片就被大气压给“顶”住了。此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客观存在;(2)把甲装置旋转任意角度,纸片都不会掉下来的事实 证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空气被抽出前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大于杯内的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硬纸片不会掉下,空气被抽出前纸片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几乎为零,远远小于杯内的水产生的向下的压强,硬纸片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会掉下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故答案为:(1)大气压;(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会掉下来。10、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 (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000m)处的大气压px= 。(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2-1-c-n-j-y解:由题意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会降低;由于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则h米高度,减小的气压为:,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则海拔为h处的大气压px=p0﹣。故答案为:降低;p0﹣。11、(2019?青岛)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解: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瓶内水产生的压强;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由于重力作用水会流出,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如此反复,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故ABC错误,D正确。www.21-cn-jy.com故选:D。探究培优.拓展练拔尖角度1大气压强的综合应用12、(2018?普陀区二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关闭阀门K后,管内气体压强大于管外大气压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D.右边液体的密度ρ2=解:A、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后关闭阀门K,管内气体压强(p气)小于管外大气压(p0),在大气压作用下液体进入两管中,待液体静止两管中压强平衡:p气+p液1=p0=p气+p液2,ρ1gh1=ρ2gh2,只要管内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就会有液体进入两管中,没必要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故AB错误;21·cn·jy·comC、关闭阀门K后,管内气体压强小于管外大气压,选项B错误;由ρ1gh1=ρ2gh2,可得ρ2=,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3、如图所示,倒置的玻璃瓶内装有水,瓶塞内插着两根两端开口的细管,其中一根弯成水平,且水平端加接一段更细的硬管作为喷嘴,水从喷嘴射出。在瓶中水面降到A处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A.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强 B.瓶内B处的压强越来越小 C.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越来越小 D.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不变解:A、由图可知,B处所受的压强等于瓶内气压与水的压强之和,也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始终小于大气压强,故A错误;B、瓶内B处的压强始终与外界大气压强接近相等,而不是越来越小,故B错误;CD、由于瓶内B处所受的压强始终保持相等,所以从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综合应用创新题:第三节 大气压强(原卷版).doc 综合应用创新题:第三节 大气压强(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