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学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1-1-1 神奇的货币(第一课时)
一、考点要求
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了解纸币的含义;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了解外汇和汇率。
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预习检查
1、联系当前世界及我国的经济形势,结合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分析这一热点。
2、整理本课的知识结构:
3、明确易错、易混点:
(1)有用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用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3)货币是金银,金银是货币。
(4)货币的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
(5)外币就是外汇,外汇就是外币。
三、重、难点突破
(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3)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四、课堂训练
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的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一阶段的困难在于:
A、商品是否适销对路 B、货币能否作为价值尺度
C、交换中是否需要现实的货币 D、商品的价值是否与价值一致
2、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出现:
①商品普遍滞销 ②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
③居民纷纷抢购商品 ④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3、2005年7月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821元,到2009年2月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677.32 元。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外国消费相对便宜,出境游客增加
③吸引外资增加对中国的投资 ④我国外汇储备相对贬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甲同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民币能够购买其他商品,因而国家可以多发行一些人民币来满足人民的需要,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
乙同学认为,尽管人民币作用这么大,但是,纸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人民币发行量越少越好。
(1)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人民币为什么能够购买其他商品?
(2)运用所学知识,就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课后巩固
1、认真阅读练习册中的考点解读部分及典型例题P8 T12。
2、处理课后练习,有问题的到课代表处汇总。
3、本课自我总结: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