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酸枣刺》教案教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并从听赏、演唱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影响力。 能学会演唱《酸枣刺》这首歌曲,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歌曲《酸枣刺》第一乐段与第三乐段的变化部分。 教学过程: 导入。 1、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段表现黄河奔腾不息的雄伟音乐,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音乐家的经典之作,大家想了解这位音乐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学习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欣赏。 回顾冼星海和《风》。 让学生默读连环画部分的文字。 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冼星海曾在哪个国家留学? b.留学时的生活情况怎样? c.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作《风》这首作品的? d.这首作品得到了怎样的评价? 二、学唱歌曲。 复习《只怕不抵抗》。 简介歌曲的背景。 这首歌写于1937年,反映了当时抗日根据地儿童高昂的抗日情绪和勇敢、活泼的性格。采用听唱法学唱。重点是将第一二段进行对比,不要把这两段混淆了。 参与表现。唱熟后,让学生随歌曲踏步行进,进一步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抗日小英雄的形象。 2.学唱《酸枣刺》。 聆听歌曲,体验歌曲的风格以及所表达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音乐家冼星海了解了多少?请大家一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脑海里收藏的有关冼星海的内容。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听着歌曲《酸枣刺》出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