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口腔的咀嚼活动,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探究牙齿、舌和唾液在咀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能够在已有知识和观察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根据形状给牙齿分类,了解不同形状的牙齿的作用。3、懂得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懂得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二、教学重点: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三、教学难点:1、通过咀嚼活动,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2、观察和已有的基础上,会记录牙齿在牙床上的排列,并能根据形状给牙齿分类,猜测不同形状的牙齿的作用四、课前准备馒头、镜子、记录单、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一个水果。师:肯定很好吃,能不能一口吞了它?那该怎么吃?(囫囵吞枣吗?)2、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板书:口腔)二、观察口腔1、那到底口腔里有些什么在帮助我们咀嚼呢2、学生观察口腔3、学生汇报:口腔里有牙齿、舌头和唾液三、观察牙齿1、在我们咀嚼食物时,第一个出场的就是牙齿。我们就先来观察我们的牙齿2、小组讨论:口腔里的牙齿该怎么观察,如何记录3、观察牙齿,画牙齿分布排列图和牙齿的形状(门齿、犬齿、臼齿)小博士:儿童是28颗牙:8+4+16;成人32颗牙:8+4+204、为什么牙齿要有不同的形状?(能不能只有一种形状的牙齿呢?)5、讨论牙齿的作用,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四、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牙齿有那么大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又会使食物在口腔里发生什么变化的呢?(板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2、讨论:实验该怎么做?怎样才能知道食物变化了?(如何观察到食物的变化?)3、请每个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因流感季节,所以只能一个同学表演体验,学生已提前布置体验),把他们的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幻灯展示学生作业。(最后课件出示《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做好体验记录。)4、汇报交流。尝试说说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咀嚼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5.讨论交流:现在你明白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是什么道理吗?6.师:小结口腔中各部分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五、牙齿的保护1、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但有些同学没有保护好牙齿,导致生了龋齿成了蛀牙。2、什么是蛀牙(龋病牙)?怎样才能防止蛀牙3、录象介绍《龋齿成因及预防》4、小结保护牙防五步曲: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使用含氟牙膏;使用保健牙刷;健康饮食少吃糖;定期检查。六、课外延伸1、将牙防五步曲写成标语,向家长宣传,贴在你的房间醒目的地方? 七、板书设计 防止龋齿,保护牙齿:牙防五步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