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学正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三次FDE检测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学正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三次FDE检测 (无答案)

资源简介

学正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FDE检测试卷 2018.12


学正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三次FDE检测
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答题卷分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两张答题卷,请看清题号将答案写在对应的答题卷上)满分100分。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学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有6题,说法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1 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补干扰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 作为子女,我们要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3 小刚吧好友逃课上网吧的事告诉了老师,好友认为小刚“太不够朋友了!”
4 学习时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
5 网上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它可以超越时空限制。
6 学习没有终点,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金秋九月,我们带着梦想,怀着憧憬,跨进中学校园,这就意味着开始了新生活。中学时代新生活的“新”体现在(  )
①人生发展的新起点 ②富有挑战的新课程
③难以克服的新挫折 ④自我完善的新要求。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同等富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下列对自主学习认识正确的是(  )
A.以自学为主,不需老师、同学帮助
B.不会做的作业可以抄袭他人
C.不与他人商量学习中的问题
D.能独立安排学习,不依赖老师和家长
4.“学习遇到困难时,会感到学习太苦了;当经过刻苦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时,会获得种成功的快乐。”小琛的这段日记说明(  )
A.学习是无法放弃的 B.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C.学习是苦不堪言的 D.学习是十分快乐的
5.小品演员潘长江个子矮小,却开心地说“浓缩的都是精品!”喜剧演员葛优很早秃顶,却自嘲说“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人们都笑陈佩斯长相难看,他却“自吹自擂”地说“我这模样,一万年才出一个!”他们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应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②即使自己有某些缺陷,也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不同于别人的容貌、身材、气质和智慧
④要学会只看自己的长处,不看自己的短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七年级(3)班举行了一次以“友谊的天空”为主题的班会,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发表了以下观点,其中你赞同的是(  )
①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
②友谊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③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④我们应该对友谊忠诚,与一个朋友交往时就不能再与其他人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我们怎样看待师生关系,决定了我们怎样与老师交往。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老师就应该高高在上,这样才有威信
B.师生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因为老师是我们的长辈
C.在师生交往中,老师处在支配的、主动的地位,学生只能是被支配的、被动的
D.亦师亦友应该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真实写照
8.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各地开展了“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主题活动。开展该活动有利于(  )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③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提高家庭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中国古代,不抚养甚至辱骂殴打父母或祖父母者,要被官府依律严厉处治;“常回家看看”“赡养扶助父母”是我国现行法律的要求。这主要说明孝敬父母(  )
A.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C.要落实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之中
D.就是尊敬关爱赡养父母
10.如图漫画中的啃老族(  )
①没有履行好孝敬父母的义务
②与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
③认为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职责和义务
④表明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湄公河平原地区高温多雨,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崇尚“谷神”“稻母”,祈求神灵保佑获得丰收。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该风俗流传于 ( )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泰国
13.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作支撑,悬空架设的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美国中部平原
C.日本关东平原 D.湄公河平原



14.右图中A表示的河流名称为( )
A.?密西西比河
B.?刚果河?
C.?尼罗河?
D.?亚马逊河


15.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小麦和玉米 C.玉米和水稻 D.小麦和高粱
16.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
①商品性农业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虽然与野兽朝夕相处,却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的是( )
A.印第安人 B.吉普赛人 C.马赛人 D.阿拉伯人
1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下四个地方呈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是( )
A.湄公河平原 B.安第斯山区
C.日本的北海道 D.非洲热带草原
读图《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第19~20题。







19.下列描述与该大洲实际相符的是( )
A.?黑色种人主要集中在该大州?
B.?佛教主要分布在该大洲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D.?陆地面积最小的洲
20.下列对生活在该山区人民生活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主要粮食
②当地拥有现代化牧场
③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④旅游业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1. 阿尔卑斯山成为旅游热点地区的自然原因有( )
①是世界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②夏季景色优美,气候凉爽
③冬季日光充足,滑雪条件好? ? ??④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
?②③?????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2.下列关于南非的人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种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
②马赛人是南非最大的部族
③施行种族隔离政策长达40多年
④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23.与日本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下列哪幅图( )









24.澳大利亚的畜牧业集中分布在( )
A.东部沿海的草原上 B.东北部的沿海地区
C.在大分水岭地区 D.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

三、问答题(共四道题,共计46分)

1.(14分)
材料一: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有时候,我在外面受了气,她安慰我,逗我开心,直到我把受的气都抛到九霄云外,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游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材料二:每年我国会在网络上发布l0个“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他们的故事为人们践行、传承孝老爱亲美德树立了榜样。
(1)材料一中是一个怎样的家?(2分)
(2)家的作用是什么?(4分)
(3)为什么我们要敬老爱老、奉行孝道?(2分)
(4)作为晚辈,我们应该如何孝亲敬长?(3分)
(5)我们应该怎样创建和谐家庭?(3分)





2.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7分)
(?http:?/??/?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甲图 乙图
(1)日本国土主要由四大岛组成,其中①是 岛;首都东京所在的岛是 岛(2分)
(2)用字母在乙图标注下列地理事物。(2分)
A.地中海 B.亚得里亚海
(3)从半球位置来看,日本和意大利位于 ( ) (1分)
A.东半球、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4)甲乙两地傍水而居的人们的主要产业分别是什么?(至少列举1项,2分)


3.读右图回答相关问题:(15分)
(?http:?/??/?www.21cnjy.com?)
(1)A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居民属于________人种,主要信奉________教。B国家属于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该国畜牧业的突出特点是 。(6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如果有一艘5万吨的油轮从A地区石油开往D国,请将下列空格填写完整。(5分)
A地——_______________海峡——阿拉伯海——曼德海峡—— 海—— _____________运河 —— 海—— 海峡——大西洋——D国
(3)请你谈谈石油开发对于A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至少回答出两点)(4分)





4.读下图,结合书本知识回答问题。(10分)

(?http:?/??/?www.21cnjy.com?)



甲图 乙图

(1)甲图中A是 河;B是 (?http:?/??/?www.21cnjy.com?) 高原;D是 运河;乙图G是___________山脉。(4分)21教育网
(2)C山区和G山区的人们分别是如何根据当地特色发展生产的?(4分)





(3)这两个地区发展生产的案例共同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 (2分)




PAGE



历史与社会 道德与法治问卷 3 /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