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模块:高中政治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价值、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人和物的价值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通过贡献来获得自我满足,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2、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目: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目在介绍价值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说明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主要看他的贡献。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高二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4、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以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依据,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整节课的设计中都贯穿着情感教育,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灵的碰撞。从而使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正确理解价值与价值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导入新课3’ 投影:飓风洪水中救人 一位平民被困在洪水浸泡的树上已经六七个小时。救援队接到任务后马上派出直升机和救援人员。风疾水猛,还有树枝叉的阻挠。直升机上绳索吊下的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甚至一度直升机也面临着坠毁危险。但是,他们依然行动。经过艰难万险,救援终于取得成功。这件事情过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用几个人的生命和直升机坠毁的危险作为代价去救援一个人,是否值得。问:你对这件事有何看法,并说明理由。老师总结:不论是同学们持哪一种观点,其实都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让学生阅读小故事后设置学生探究活动,展开讨论,学生代表回答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讨论,让学生对价值与价值观进行独立的思考,在讨论中给自己一些启迪。讲授新课 老师:要想理解什么是价值观,我们先弄明白什么是价值。首先我们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对于人来讲有什么价值。过渡: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员、财产损失惨重,大量幸存的百姓没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在开展救援的同时捐献了大量的物资。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 学生思考这些物资对灾区人民有什么样的价值,然后回答。如:粮食、水等,满足人们吃的需要;衣服、帐篷、车等,满足人们穿、住、行的需要;书本、宣传资料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 让同学在具体的事例中深入思考到底什么是价值。学会根据具体领域的价值来总结哲学领域的价值含义。一、人的价值1.哲学领域的价值含义:4’ 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幻灯片显示) 问: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老师总结:具体领域中的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医疗价值、文学价值等是个性,哲学意义的价值是共性,它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 由同学回答价值概念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些具体领域的价值与哲学意义上价值有什么关系? 价值的概念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必须讲清讲透。2.人的价值:5’ 活动探究: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呢?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明确:1、物的价值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2、人的价值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索取)也就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先学习下面的知识即人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小组再讨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区别并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价值的概念有更进上步的理解 ,并真正理解人的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3.人的价值评价:6’ 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幻灯片显示) 问:是不是对社会的贡献是高高在上,普通人无法触及的呢?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最感动中国的捐款者。 问:看过之后有什么感想?说明了什么道理?老师总结: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只要是做自己该做的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普普通通的劳动就是贡献社会和他人。过渡: 一个人的活动往往受价值观的支配,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被图片所感动,在感动中积极思考怎样评价人的价值。 帮助学生解决两个认知盲点:a、人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可表现在精神方面;b、一个人所做的有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就是有价值的。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 4’ 幻灯展示(1)对金钱的看法,如:世上只有金钱好,有钱能使鬼推磨;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2)对事物的看法:如有的人喜欢白色的猫;有的人喜欢黑色的猫;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等(3)不同时期的择业观等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因此必然会影响着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这正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之一。(引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注意引导,可以从名人名言、对某个事物的看法等来谈,并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 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从概论上对价值观有个更直观的理解,明确:●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7’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利用上面的材料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并列举我国对农村政策的变化来说明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展示材料:国家发布禁塑令。人们对塑料袋使用的态度变化是如何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生畅所欲言。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归纳概括能力。(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6’ (1)正面展示一些感人事迹如:黄福荣等(2)介绍一些反面的素材。教师总结: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播放视频:《香港义工黄福荣》 请同学展示收集的感动中国人物及其感人事迹;谈谈身边的人和事。在正反面事例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正确价值观能指导我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引导我们走向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把我们引入歧途。 感情升华,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在观看视频中完成本课的德育目标。课堂小结5’ 配乐诗朗诵: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本课知识小结。幻灯展示玉树地震灾后的图片,号召同学们为玉树灾民加油、祈祷,并播放歌曲《生死不离》,在歌曲中结束本课。 请一名学生朗诵臧克家的《有的人》。 渲染气氛,引发共鸣,激发学生进一小主动思考人应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突出了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本课教学推向高潮。四、教学反思《价值与价值观》是《生活与哲学》教材最后一课的内容,是全书的落脚点。这节课在内容上,不是很难,重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上。人和事物的价值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具有相当大的理论难度的问题,也是一个成长中的高中学生经常在思考的问题,因而在本节课的教育教学中我予以高度重视。在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上,我先从具体事物的价值着手,然后引入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价值的关系来让学生真正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把握。此外,在选材上,我把感动中国人物、香港义工黄福荣的事迹运用于课堂,可以说,从他身上,学生无形之中就能够真正懂得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明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样,既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也达到了新课程所要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