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思想政治(必修) 22年级: 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人教版4所属的章节: 第三单元 第五课 第一框5学时数: 45 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我国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哪些职权?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搜集、提炼材料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主人翁意识,提升公民政治素质与思想素养。三、设计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时政热点的信息资源,采用学生探究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弘扬主旋律。四、教学重点我国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五、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哪些职权?六、学情分析学生对人大代表的产生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对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导入新课 时政热点导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5日——18日在北京召开。分享学生探究活动的资源与成果。 利用网络资源探究问题:本届人大代表的新特点。并与老师同学分享成果。 让学生感受政治现象。讲授新课 【设问】在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教师归纳: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设疑】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呢?【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设疑】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它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又在完成哪些事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5【展示】《我国人大的性质》【板书】人大的性质【展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提问】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其权力来源于何处?【过渡】本届全国人大安排了那些具体议程? 【展示】《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由议程安排可见:人大将广泛审议设计我国政治、经济、法制、军事等重要领域的重大事务。也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这些议程的落实,我们可以了解人大具有怎样的职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56《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示意图》【板书】人大的职权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决定权【释疑】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与地方各级人大的立法权的区别。【释疑】在本课学习中常见的知识误区。【过渡】刚才同学们谈到了本届人大代表的几个新特点,比如……那么,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如何呢?【板书】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届人大代表的风采吧。【展示】《80后代表》《农民工代表》几位农民工代表所带来的提案不仅代表了中国近2亿农民工的利益、愿望、心声,也体现了人大代表的权利。【板书】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质询权有权利就意味着有义务,那么人大代表有哪些义务呢?【板书】人大代表的义务【展示】《申纪兰代表》【设疑】我们都不是大人代表,没有机会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除了关注外,我们有途径参与吗?【展示】《民意直通国家权力机关》 回顾旧知识,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老师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阅读《议程》学生阅读《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示意图》。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幻灯片素材,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学生根据知识进行改错。学生畅谈感受。学生交流探究成果:本届人大提案质量如何?有什么新亮点?学生交流感受:为什么原本平凡的申纪兰创造了“政坛神话”?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翁责任意识,提升公民素质。强化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在平凡中感受伟大。增强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课堂小结 采用交流与演讲相结合,围绕“共享感动、共历成长、共同参与、共同见证”让师生交流情感与价值观,在情感共鸣中结束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畅谈印象与感动。课堂练习精选5道与本框有关的高考试题,制成幻灯片投影出来,以抢答的方式进行。对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多多鼓励。课后活动安排要求;分组访谈我县各级人大代表,写一篇500字以上的《假如我是人大代表》访谈感。教学反思 本框知识容量适中,对知识目标要求总体不高,教学的重点设计在思想价值观部分,通过教学和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感受,从而达到弘扬主旋律的目的。 在过程的设计上多次共享学生探究的成果,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又能增加他们对政治现象的感性认识,进而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为下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作前期铺垫。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