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考前指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政治高考考前指导

资源简介

政治高考考前指导(提纲)
????首先,我羡慕你们。当年的我,没有老师的考前指导,没有家长的关照。当时住校,早晨,从学校步行到考场,大约要走1小时,(自己没有手表),在考场上全靠感觉掌握时间。尽管如此,我做到了作文考试一写到底,一气呵成;数理化自我感觉没有一题未做出,没有一题未做对。我已不记得考了几门,但我知道,我是以南农大农业经济系第一名的资格被录取入学的。下面进入正题。
今年的考前指导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通过查缺补漏,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既给猎物,又给猎枪;既给金子,也给点金术。 时事通过补漏,完善一下。主要依据《时事政治》(河南)。(略) 样卷能力考察探秘,这也算是补漏。必须承认,我们对高考虽然能做这样那样的模拟,但总的来讲,很难达到高考试卷那样的境界,尤其是那些被命题组称为经典的题目。我以2003年高考《考试说明》提供的样卷中一部分难度较大的试题为例,来帮助大家窥视(或者叫洞察)一下高考命题者实施干扰术的绝妙之处。(略) 以上分析的只是样卷中的部分试题,其他大部分试题我把它们叫做基本题,即我们大部分同学,只要不出差错,都能够做出来的题目。 了解前者,是告诉大家,解题时,头脑里别少了一根弦,要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火眼金睛,洞若观火;说明后者,在于强调,头脑里也别多出一根弦,神经过敏,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第??二??部??分
一、考前准备 1.知识准备 ①这两天教材“放电影”一次,考前再放一次(考前我们有充分的时间)。 ②翻阅已做过的六套试卷(南京的三套,校内的一套,苏南——苏锡常镇和苏北——盐城各一套);近三年的全国普通高考(广东、河南)政治试卷(主要是考试说明提供的样卷)和《时事政治》(河南)。 2.身体准备 注意休息,适当养精蓄锐,劳逸结合;不过分疲劳,也不过分松弛。 3.心理准备 ①自信心。相信我们的复习、备战已经尽了力了,而且是有效的。我们一定会有很多的斩获,决不可能空手而回。 ②求战欲。不要怯战、怯场。上战场,是战士的盛大节日;下考场,是考生隆重的庆典。 ③不过于紧张(第一场尤其易发生),也不过分松弛。要沉着应战,有大将风度。 ④具体措施是理发、洗头、洗澡。听一点轻音乐,看一点动画片,与家人、同学作一点随意交谈。忌激烈争论,刻意地热烈、激动地交谈,忌想或做一切与考前准备无关的事——一门心事备考、应考——最好的办法是半躺床上,闭目养神。 4.其他准备 ①文具、准考证、考试证、水杯、毛巾等。自己准备,不必让家人代劳。 ②放置合理。如手表、直尺、三角板,小刀、橡皮等,铅笔、圆珠笔各两支(蓝黑色或深兰色),铅笔削好后,套上泡膜块 ③可均放在文具盒内,不要放于口袋里(洗澡、换衣可能造成失误)。 ④多数同学是骑自行车的,最好把自行车的刹、铃、气也检查一下。
二、沉着应战 1.进考场(含进校门)不宜过早或过迟。 ①过早,在校门口等候时间过长,造成晒太阳,嘈杂烦乱。 ②过迟,门口冷清,面对众多领导、送考老师不可名状的眼光的压力,好似一只孤雁,会增加心理压力、慌乱情绪,自乱方寸。 ③最佳进校时间是在开考前随大部队自然进入(大部队的中后部,既不拥挤,也不冷清)。当然,因为有一段骑车的路程,今年可能还要进行”防非”检测,要把这个提前量预算在内。 可请家长帮助掌握时间,但自己也要注意把握,不要过分倚赖。 进校后可上一次厕所。 2.进考场后,即进入临战状态。 ①证件、文具一应必备东西,放置到位。 ②静坐,屏气凝神,进入临战状态,思考所考学科框架。但不必紧张地翻书、找资料,而是居高临下地鸟瞰,宏观把握。 ③忌进考场后东张西望,急着找熟人讲话,甚至喧哗嬉闹,以至接到试卷后才开始手忙脚乱,玎玲哐啷,稀里哗啦,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进入状态。 ④忌过分紧张。如是,可与熟人随便说上两句,而后静坐,深呼吸,告戒一下自己,或与自己调侃一下,以放松情绪。 ⑤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动笔,(也不允许提前动笔)。应快速浏览,了解试卷大概。不必因生疏而紧张,也不能因面熟而大意。我难人也难,我不畏难;我易人也易,我不大意。 3.沉着应试 ①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先松后紧,或先紧后松。先松后紧固然被动;先紧后松,因紧而失误频繁,复查发现漏洞百出,自信心动摇,并由于补救不及,由松变紧而同样陷入被动。 ②先易后难。(“3+2”政治可顺序进行),遇无把握的题目,可适当思考后,不能突破就先放一放,但记住不要遗漏;忌久攻不下,更忌先难后易(主要是数学)。先易后难,初试牛刀,先破城池,可增强全胜完胜的信心。我们的原则是,我们不一定能全对,但应力求少丢分,拿足应该拿到的分,争取可以争取到的分,力争不丢失不该丢失的分。 ③书写工整、清晰,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语、政、史尤其如此) ④做选择题要按程序操作,主观题一定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忌随心所欲发挥。(后面专门谈) ⑤安排必要的涂卡时间,最好在选择题做完以后,精力集中,一气呵成,并检查一遍。 ⑥留有复查时间。复查做到一般与重点结合。对一般的复查,主要是防止“大意失荆州”;对重点的复查,应变换思路,争取突破。实在攻不下,也不必后悔。尤其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下场考试中去。 4.连续作战,坚持到最后。 ①一场考试下来,最好地选择是,尽快离开考场,离开学校,回家,回宿舍,抓紧时间吃饭、休息;然后转入下一场考试的准备。 ②可与朋友简单交流一下本场考试中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否则,有的人总是不放心,老是想着,不利于备战下一场考试。但切忌热烈讨论,冥思苦索甚至花很多精力、时间去研究某一道题(特别数学)。总之,最好是不想、不谈;即使谈,也是随便聊几句。 ③正确对待已考过的场次。文科的语文、政治、历史,也包括英语,多数题目,考过后,其实我们并不能感觉准确,除非实在做不出的,未作完的,数学则更突出。 要正确对待已考过的场次。感觉好,要坚定信心,再接再厉,一场一场考,一题一题做,一分一分拿,最后是总分取胜。自己的优势学科尤其要力争多拿分,扬长避短。对感觉不好的,如果是自己的短腿学科,应劝导自己,我已经尽力了,只能如此,不必与自己过不去。 有时会遇到优势学科考得不满意的情况,也不必懊恼;短腿学科也可能出现好收获。总之,机会都是均等的,试题客观有难易;只要自己努力了,歪打正着的例子也常有。一句话,要注意随时自我调整心态,忌过早满足,忌越考越急,越躁、越慌、越乱。 希望每个人最后都能对自己说,,我不后悔,我比较满意自己。
三、关于应对政治试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几点预测 ①试卷的总题量、总长度,会和《考试说明》提供的样卷差不多。因此,按我们已经训练出来的解题速度,在2.5小时内完成,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②试题出现的模式,我猜想,绝不会使我们的同学感到始料未及,措手不及,从而惊慌失措,乱了方寸。我们见过2009年的高考试卷,见过许多外地的模拟试卷,还有我们学校做过的六次试卷,估计是大同小异,不过如此。 ③关于时事问题,大家手上有的《时事热点分析》,我已作了筛选,考前可再浏览一下。 2.几点提醒 ①解答选择题要严格按规范的程序操作。速度不宜太快,首先要居高临下地仔细、认真读题,包括材料含义、精神实质,试题特点、考查知识范围和选择要求等,从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其次,一定要坚持把题干和题肢联系起来思考,并注意题肢和题肢之间的关系,运用以掌握的各种技巧和注意事项,选出“符合题意”和选择要求的选项。再次,一定要坚持“选之有理,舍之有据”的原则,在遭遇难于抉择的困难时,可以“冷处理”,放一步;可以转换思考角度,经过反复比较、相互验证之后做出选择。最令人担心的是速度太快,读题“一目十行”,选择草率决断,因操作程序不规范而丢分。 ②解答主观题一定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首先还是要在仔细认真读题的基础上,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既要全面,又要有深度;并弄清需要回答的问题,思考需要运用书本上哪个学科、哪个或哪几个板块的知识,,这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明确题目的模式,我认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概括材料的精神实质,归纳得出学科结论;另一类是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材料,如材料包含哪些(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原理(道理)?或材料是怎样体现某某(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的?第三类是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或对问题进行评价、评析、评论。再次,要针对不同模式题目的解答要求组织答案。解答第一类试题注意归纳要全面、辩证、深刻;解答第二类试题应“撒网捞针”,“对号入座”,并做简要分析说明;解答第三类试题,也应是撒网捞针”,“对号入座”,但不是分析说明,而是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措施和办法;或对问题进行评价、评析、评论。。总的要求是既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也不能就事论事,不着边际,要有强烈的得分意识。第四,要组织答案,要有思路、有层次,要要点式回答,书写力求工整、清楚,,要有让阅卷老师一眼就看到得分点的意识。在网上阅卷的今天,尤其要注意。 ③题目是我们没有见过,我倒不担心,因为这很正常。但要相信,考查的知识点一定是我们复习过的,多数试题的模式也肯定是见过的。我担心的是,有的同学看到某题和自己平时见过、做过的某道题差不多,连试题提供的有效信息是什么都未弄清,一高兴,就不假思索地把复习中准备好的答案给“背”上去了。对此,我的忠告,一是请看清题目,二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题目具体要求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回答。 自信,沉着,细心,是我最后的忠告。预祝大家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