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资料,补习复习资料(含解析):第03讲 总复习:多变的价格(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资料,补习复习资料(含解析):第03讲 总复习:多变的价格(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资源简介

高考总复习:多变的价格(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考纲解读
(一)考点提示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二)复习建议
考查重点:价格变动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关注热点:
1.结合房地产、轿车等商品价格的变化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关注政府调整公共产品价格,例如水价、电价、粮价等,背后的原因和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二、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①减少 ②增加 ③小 ④大 ⑤互为替代商品 ⑥互补商品 ⑦产量 ⑧生产要素
三、考点聚焦   考点一、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量的变动(二者呈反向变动关系,这被称为需求法则)。一般来说,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购买;该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购买。价格上涨,抑制需求;价格下跌,刺激需求。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3)价格变动会影响某种商品的替代品或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   ①替代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在替代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商品需求减少,替代品需求增加。   ②互补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在互补品之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减少,互补品需求也减少。
备注: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用图示表示为:
价格
需求
本商品
相关品
互为替代品
上升
减少
增加
下降
增加
减少
互补商品
上升
减少
减少
下降
增加
增加
提醒 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同向的,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也会上升;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向的,即商品价格上升,它的互补品需求量会下降。
【典型例题】
【例题1】(2019北京文综.高考)
/
对上表理解正确的是
①VIP区供给更有限,需求更旺盛,因此单价高于普通区
②关键场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因此单价高于一般场次
③套票折算的单场平均价格低于各场次单价,有利于提高球票销售的总收入
④不同位置的球票是替代品,降低普通区球票的价格将会增加VIP区球票的销售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⑨ D.②④
解析:正确答案为A
VIP区域,供给量少,资源稀缺,而需求大,因此价格高,①说法正确。③套票均价低,但可以提高总收入,体现了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受价格影响大,适合薄利多销。②说法错误,关键场次需求量更旺盛,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小,而不是“较大”。④正是因为不同位置球票是替代品,降低普通区球票价格只会“降低”VIP区需求量,而不是“增加”。
【例题2】
【高三《经济生活》总复习 价格变动的影响】
图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正确答案为D。
由图表中商品价格变化及需求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价格的下降,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在增加,价格与需求是反向变动关系,故②正确。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从两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二者价格下降的幅度相同,但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甲商品,说明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故④正确。■
【例题3】(2018新课标全国I(乙)卷)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①某快餐店与饮料商合作,提供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
②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③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④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解析:正确选项为B
本题考查互补品与替代品的知识。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两种商品是互补品。汉堡包与饮料搭配的套餐中,汉堡包与饮料是互补品,搭配可以增加销量,选①;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是因为汽油和天然气互为替代品,排除②;降低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是因为墨盒打印机和墨盒是互补品,选③;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增加小麦用量,是因为玉米和小麦互为替代品,排除④。
考点二、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生产规模)。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则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则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在生产各部门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等,适应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典型例题】
【例题1】(2018新课标全国I(乙)卷)因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流感特效药的制药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为保证药品的正常供给,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实施生产补贴,若用S、S′表示补贴前后该药品的供给曲线,不考虑其他因素,准确反映补贴前后该药品供给变化的图示是
/
解析: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供求与价格的知识。不考虑其他因素,意味着药品价格在补贴前后始终保持不变,A项正确。政府对该类制药企业的实施生产补贴,有利于调动药品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增加药品的供给,B项表述的是药品价格不变,其药品供应量减少,排除;C项表示的是随着药品价格的上升,生产数量增加,排除;D项表示的是随着药品价格的下降,生产数量减少,与题意不符,排除。
【例题2】【高三《经济生活》总复习 价格变动的影响】
某市实施新的水务管理办法,对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水价,对工业和服务业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这种水务管理办法有利于
①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④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正确答案为A
本题考查政府在运用价格杠杆,实现公共产品资源的优化配置。价格的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均有重要的影响。对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水价,会增加居民用水成本,抑制某些居民一些不必要的用水需求,有助于节约资源,绿色消费。对工业和服务业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对高耗水行业实行差别水价,同样会增加企业用水成本,从而有助于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③材料没有涉及,④水价上调,反而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因此都不正确。■
【例题3】
材料:某华人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研发出“纸电池”。纸电池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进行生产,厚度仅0.5毫米,可以任意弯曲和裁剪。具有成本优势的纸电池作为音乐贺卡、智能卡、电子标签等低功率消耗电子产品的工作电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该华人科学家携“纸电池”研发成果回国,开始了创业。对他而言,成立新公司只是一个起点,在中国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可印刷电子工业基地才是真正目标。
根据价值规律理论,分析该“纸电池”新公司应怎样吸引投资。
  
解析:
首先审清题目设问要求,一是根据价值规律理论,考虑价值规律的三条作用;二是分析该“纸电池”新公司应怎样吸引投资,考查企业怎么做的问题。
其次审材料,在材料中提取和归纳有效信息,“先进的技术、具有成本优势、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转化成经济术语,“具有成本优势”,意味着价格低廉;“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意味着该产品需求量大。那么如果纸电池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获利增加,会吸引投资流入纸电池生产领域。这符合价值规律的第一条作用。”“具有先进的技术”,则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生产率高,可以实现优胜劣汰,这符合价值规律的优胜劣汰的作用。
最后,将理论联系实际,分层论述。
答案:
①价值规律促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该公司应通过产品推广,引导和扩大市场需求。如果纸电池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获利增加,会吸引投资流入纸电池生产领域。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刺激他们提高劳动生产率。该公司应通过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赢得投资者的信心。■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9 南通一模)下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以下变化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致曲线S1向S2平移
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 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④ 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某艺术馆为了增加收益,准备提高门票价格。为此他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提价试验,并把试验结果与上一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见下表)。
票价(元)
购票数量(张)
总收益
提价期间
45
590
26550
上年同期
40
830
33200
根据比较结果可知,艺术馆的参观需求
A.具有刚性,应该提价 B.具有弹性,不应提价
C.具有刚性,不应提价 D.具有弹性,应该提价
4.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17 石景山一模) 2016年2月份,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需求曲线更能准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6. 国家发改委正拟全面推进水价的综合改革,第一步将公开水价成本,随后寻求水价和成本联动的定价机制。为了推动节水,发改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节约用水和提高治污水平  B.限制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   C.提高企业水资源费的标准  D.增加水价补贴完善价格机制
7. (2019昌平二模)“暴涨惊市,暴跌伤农”。图11是云南某地区近年食用玫瑰收购价格的走势图。根据右图走势可以得出
/
图11
A.价格处于a点时,食用玫瑰处于买方市场
B.价格处于b点时,食用玫瑰的生产者可能会增加产量
C.价格从a点到b点,食用玫瑰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会减少
D.价格从b点到c点,食用玫瑰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会增加
8.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家禽业受到很大冲击,禽类市场疲软。对此,政府采取了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等政策。政府制定这些政策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A.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
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
C.价格迅速上涨→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
D.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10.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鼓励公交出行,北京市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价格,三环内大量停车位收费标准涨了5倍。上述措施的经济学依据是( )   ①停车费的变动可以引导人们绿色消费   ②停车费的调整可以提高政府收费水平   ③停车费主要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   ④停车费的调整可以影响供求和配置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12. 下图中①②③依次为( )
A.生产扩大 供不应求 价格下降 B.生产扩大 价格下降 供不应求
C.供不应求 生产扩大 价格下降 D.价格下降 生产扩大 供不应求
二、非选择题
13. (2019北京四中高三期末)下图中,P 、Q 、D分别表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需求曲线,价格P的变化会引起需求量Q和需求曲线D相应变化,如图1和图2所示。
/
分析说明图1和图2蕴含的经济学道理。(6分)
新学期开学,周弈和李骐又见面了。周弈见李骐面露愁容,猜想他可能是学费有困难,就问他:“不是听说你们那儿夏粮丰产了吗?”李骐说:“是丰产了。” “那你还愁什么?”李骐回答:“丰产不等于丰收呀!”周弈疑惑:“丰产为什么不等于丰收?”
(2)根据上图蕴含的经济学道理,说明为什么会“丰产不丰收”,并请你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但是受供求关系影响,而图中可以看出,供给从S1到S呈现增加趋势,而价格不变,供给增加,说明成本降低,所以③要选,而成本降低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以①要选,故选B项。
2.A.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S1向S2移动说明商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减少。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当汽油价格上涨时,人们对汽油的消费需求减少,对燃烧汽油的汽车的需求也将减少,①当选。面粉与大米是互为替代品,面粉价格下降,人们对面粉的需求量增加,对大米的需求将减少,②正确。房贷利率下调,购房需求将增加,③不符合题意。M商品的供给量不变,M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3.B.根据题意,题中提高门票价格之后,购票数量减少,总收益减少,说明艺术馆的参观需求具有弹性,不应提价,故B入选。A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提高门票价格之后,购票数量减少,总收益减少,说明艺术馆的参观需求具有弹性,而不是具有刚性,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艺术馆的参观需要具有弹性,价格上调之后总收益减少,所以不应该提价,故排除。 4.B
解析: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转变,意味着生产者获得的收入将会增加,会进一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这有利于促进农产品产量的增加,稳定市场供给,可见“保供给、促增收”是实施这一重心转变的目的,①④正确;农业补贴重心转向生产环节,与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没有直接关系,②排除;③并不是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排除。故答案选B。
5. C。解析: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但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弹性较小,因此C答案正确。
6.C
7. C.解析:A点,价格高点,意味着供不应求,因此是卖方市场,A不正确。B答案不正确,b点时,价格处于低点,价格下降,生产规模可能会缩小,C正确,a到b点,价格下降,对食用玫瑰需求量增加,因此去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D选项错误,b到c点,价格上涨,,互补品的需求量下降。
8. B
解析:在本题中,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是正比例关系,由此可以判断,甲商品与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品,可见,①④正确;作为替代品,甲商品价格上升不一定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可见,②错误;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减少,可见,③错误,故选B项。
9. D
解析:我国政府采取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政策,主要是基于禽流感会使人们对禽类需求量减少,禽类价格迅速下降,家禽业严重亏损,最终可能使家禽产品供给减少,影响到人民的生活,D的传导预期表述正确;由于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禽类需求量迅速减少,其价格迅速下降,A,C错误;由于对禽类需求量减少,市场失衡,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B错误。故答案选D。
10.B
11. D
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随之降低,需求量增加。①显示的是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求量增大,二者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②显示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随之降低,正确;③显示的是商品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大,正确;④显示的是随价值量的减小商品价格降低,正确。
12.B
二、非选择题
13.(1) 需求弹性理论。(或需求有弹性)(2分)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变动小,即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变动大,即需求弹性大。(2分)图1反映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图2反映了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2分)
(2)粮食多了会导致价格下降。(1分)但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1分)不会因为价格下降而大幅增加销售量,提高农民收益,反而会因为价格过低影响农民收入,出现“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的情况。(2分)
政府应宏观调控,可以继续采取“农产品保护价”措施,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其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发展。(2分)(其他措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不得超过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