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24 月迹 贾平凹,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 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1. 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生词; 2. 思考: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画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悄没声儿累累的花骨朵 袅 袅悄悄嫦 娥嫉 妒瓷花盆累累瓷qiǎo léiléicháng éniǎoniǎojídùcí悄小组讨论,寻找月迹 文章以月迹为线索,分别写了孩子们的哪些活动?孩子们追踪月迹有哪几个阶段?屋中盼月小组讨论,寻找月迹 孩子们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月亮的足迹,有不同的反应,从而可以看出心情怎样?闷着小组讨论,辨识月迹不同地方的月亮有什么不同特点?1. 穿衣镜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样变化的?2. 院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样变化的?3. 河边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样变化的?研读对话,感悟月迹找出奶奶说话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来。1. 月亮进来了!2.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3. 是树,孩子。桂树。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嫦娥。一个女子。和三妹一样漂亮的。4.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拓展延伸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课堂练习一、“面面相觑”中“觑”的意思是( )。A.瞧;看 B.偷窥 C.仔细瞄准D.把眼睛眯成一条细缝A二、选一句古诗来描述“我们都看着天上”,这一场景。( )A.举头望明月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家家乞巧望秋月 D.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A三、下面是某同学打算描写“月夜”的作文设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注意写月亮升上天空的变化过程 B.注意写周围景物的在月光下变化C.注意调动视听等多种观察角度来描写 D.夜深人静不能写人或动物的活动了D四、请你从下面提供的自然景物中任选一种,发挥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写出其特征及你的感受。(50字左右)太阳、星空、风、雨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 月迹.mp3 24《月迹》.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