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2.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3.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一)文化影响的表现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________,来自于各种形式的________。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活动、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的特点,一般不是________的、________的。(2)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________、________地接受的。(3)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________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上,都是________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三)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生的积极作用)1.丰富精神世界(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________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________。(2)积极参加________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________的重要途径。(3)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________,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2.增强精神力量(1)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________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的。(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________、科学文化素质和________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3)优秀文化对________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参考答案:(一)
1.文化环境 文化活动
2.交往行为 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 思维方式
(二)
1. 潜移默化 有形的 强制的 消极被动 无目的的 自觉学习、主动感悟
2.深远持久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综合素质 终身发展
(三)
1.塑造 精神世界 健康有益 健全人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感染力 感召力 先进文化
3.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 思想道德素质 健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点精析】
要点一:文化对人影响的途径及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途径
(1)特定的文化环境。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包括家庭的、学校的、社区的、企业的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2)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总能在其中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等影响。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首先,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其次,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第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交往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首先,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其次,文化对认识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对实践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上,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对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上。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典型例题】
例 1. 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字眼,“某校通过艺术节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这体现了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C说法错误。BD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A
例 2.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解析:每个人的朋友圈反映的是个人的文化环境,朋友圈对个人收入、现在和未来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影响个人的实践活动,支配人们的思维方式,故选B。A错在“决定”。CD没有看到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
答案:B
要点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文化及其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1)潜移默化就是说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
(2)文化对人影响的这一特点,是基于文化影响人的两种途径来讲的。无论文化环境还是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3)潜移默化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具有主动性、自觉性。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4)潜移默化的特点启示我们,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抵制低级庸俗的文化活动,通过自觉学习、主动感悟和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这一特点,是基于文化对人影响的内容,如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深远持久的特点启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文化因素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为人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活动。
特别提醒: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业已形成的观念、思维方式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典型例题】
例 1. (2018 山东模拟)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解析: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故选A。
答案:A■
例 2. (2018 陕西黄陵中学期末考)“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
①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②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 ?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①、④项,根据题意,“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广告语”以及“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等,这是文化影响人们生活的表现,既表明了网络语言正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人们的生活,人们在生活中对网络语言的运用也说明了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正确。
②项,题干主要陈述了网络语言影响人们生活和交往行为的事实,并未涉及文化对人影响深远持久方面的特征,故错误。
③项,说法错误,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的被动接受,也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故错误。
综上所述,因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要点三:全面理解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人格的塑造上。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例如,文化赏析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3)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为何能增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2)怎样增强: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的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化幸福的生活。
(3)表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谱写一曲又一曲威武雄壮的人生乐章。
(4)如何增强:当前,我们应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昂扬向上的民族文化风格,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全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3.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2)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典型例题】1.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材料中的校训属于优秀文化,其对“学子”的影响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的积极影响,①中的“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符合题目要求。正确的是②③④。
答案:D
2. 某班以“应该 ‘浅阅读’还是更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 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为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浅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小李的主张是支持深阅读,反对浅阅读。AC说法错误,理性思考要转化为物质力量需要通过实践;不管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B说法错误,这个观点不能起到支持小李主张的目的,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选D。
答案:D■
要点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不平等发展、畸形发展以及不自由发展提出的,指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2)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也推动着社会的全面发展。
(3)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典型例题】例 “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完成,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为各族人民的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等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而人民素质的提高又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进一步腾飞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主要说明
A.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B.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C.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是逐步提高的过程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一知识点。题干强调的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正确。B、C都只强调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排除。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A
思维拓展
“在生命的长河里,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审题过程:
审设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审材料,引文四句话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话讲“经历”让人终生难忘、“情感”让人刻骨铭心,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后两句讲“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 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说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链接知识,第一、第二句,分析其体现的文化道理可以对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分析其中原因可以对接文化对人影响的内容。第三、第四句,分析其体现的文化道理可以看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进而推导出优秀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难忘的经历、刻骨铭心的情感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交往和行为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终生难忘、刻骨铭心,体现了这一点。
(3)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想、力量”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
【疑点突破】疑点一:认识误区: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处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是,这种影响不都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疑点二:文化对人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腐朽、落后文化则会使人们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应自觉地感受积极健康文化,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疑点三:认识误区:社会发展必将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增强强,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文化条件就越充分,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社会发展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必须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影响,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
(3)我们既要看到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也要看到个人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疑点四:区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两个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
(1)潜移默化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着,摸不着,但是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它主要从过程、方式中强调对人的影响。
(2)深远持久是指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是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上,对人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它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结果、效果上。
【课外拓展】
一位德国人眼中的中德文化差异分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腹有诗书” 回顾温家宝在任总理期间历年引用的古诗词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释义】2003年,温家宝刚刚当选国务院总理,他用两句诗简洁地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意。
2.“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释义】为政就像农民种地一样,下种以后,刮风下雨,阴天阳时,无不上心。 温总理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释义】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物价上涨……总理用屈原名句,表达战胜困难的信心。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释义】这是春秋时晋国魏绛劝谏晋悼公的话。总理引用这句话,是因为“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
5.“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释义】温总理引用唐朝著名谏臣魏征的名言,体现出对中国社会的洞察力和责任心。
6. “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
【释义】想要召来远方的人才,(关键)在于与身边的人修好,避免灾祸的关键在于去除仇怨。这句话体现出的善意很快结出硕果:2007年温家宝总理“东瀛融冰”,中日关系走向“积极构建的新时代”。
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释义】不怕“天象异变”,不拘泥于前人法规,不顾虑流言蜚语。2008年是温家宝连任总理的第一年,引用改革家王安石这一名言,体现坚持改革的决心。
8.“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释义】2008年到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推出了一揽子计划,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呼应总理当年记者会名句:“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释义】屈原《离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们把我的蕙兰污染,我又再次揽抱白芷。这些都是我内心珍爱,让我死多次还是不后悔。蕙兰和白芷称为“蕙芷”,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总理用“搴蕙揽芷”的比喻,阐发把国家与人民装在心中的情怀。
10.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释义】在回答外国记者关于台湾问题的质疑时,温总理引用了南宋诗人郑思肖的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以及鲁迅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一奶同胞、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
11.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
【释义】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是文王昭告天下的话,原意是周虽然是个古老的国家,但上天赋予了她新的使命,那就是要求她不断革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开幕式并回答现场听众提问时,曾引用过这句话。强调改革将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改革决定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分析: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及其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下列能够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③河山只在我梦萦,我心依然是中国心④唱红歌提精神,读经典修品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潮汕人有“放生积善”习俗,即买一些活的乌龟、鲤鱼、青蛙等野生动物放归大自然。这一习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潮汕地区长期盛传养成了潮汕人崇尚善举、珍重生灵的精神风貌。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A.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他们最怕听中国人对他说“Up to you!(随您的便吧)”。这主要说明了
A.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B.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C.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D.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4.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但不管哪种影响都具有以下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④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厦门市“我们的节日·春节——爱我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厦门广电中心1000平方米演播厅举行,同时启动厦门经典诵读活动。这次诵读活动以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诗文诵读为主。此前,各中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这样做是因为
A.校园文化对师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B.校园文化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C.校园文化创新途径在于学生博采众长
D.校园文化具有增强学生精神的巨大力量
6.(2019 河北张家口期末考)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营造好的法治文化学习氛围,各地结合实际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公园。法治公园的建设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人们总是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7.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最终取决于人的精神力量和整体素质,而影响人的精神力量和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文化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因为这样可以
A.不断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B.直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更好地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8.博物馆作为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这表明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优秀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10.(2015 太原五中期中考)半部论语治天下,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论语》的影响体现了()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二.简答题
11.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以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小气;东西方习惯用语的不同,常常产生误会。这表明,文化的差异影响_________________.
12.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写到:“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3.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类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从文化作用的角度看,是因为优秀文化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4.(2019 柳州铁路一中期末考)习近平主席在伦敦演讲时,讲述了自己阅读莎士比亚剧本的一段经历,他说:“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我相信,每个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人,不仅能够感受到他卓越的才华,而且能够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他还提出,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戏剧同样享誉世界,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说明从习主席演讲中,你得到怎样的文化感悟?
15. 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情形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分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 2.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途径,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佛教在潮汕地区长期盛传养成了潮汕人“放生积善的习俗”,这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来实现的,故D正确。其他选项都不合题意。
3.C
解析:中外对“客随主便”的理解、做法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不同。
4. 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难度不大。选D。
5.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B不符合客观情况,C错误,D应为“优秀校园文化”。A本身正确,与题相符。故选A。
6. 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潜移默化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不是被动的接受,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法治公园的建设就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A正确,CD错误;题意未涉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这一特点,故排除D。故选A。
7.A
解析: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如何理解文化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B是错误的观点,文化发展不能直接提高生产力水平,只能是间接的作用。C与题干所述无关。D太片面,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仅仅靠创造文化氛围、提高文化品位来实现。
8.D
解析: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同时,通过博物馆传播优秀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②④正确。③不符合题意。9.D
解析:材料突出显示了同样的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不同,故D符合题意。A错误,世界文化在具有个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B夸大了文化对人的交往的影响。之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可能是不同的,其原因是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因此C和D比较,最佳答案为D。
10. D
解析:从材料中看出,《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可以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符合题意;A、B、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二.简答题
11.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12.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13.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三.问答题
14.答案: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阅读名著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5.答案: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2)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3)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