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资源简介

第二节 货币
第三框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课时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指导老师:王平老师
试讲教师:徐 明
请问大家听过《钞票》这首歌没有?(有或没有),没听过的同学也没有关系,今天下去就把这首歌找来听一听,这首歌歌词中这样写到:钞票,人人对你离不了;钞票,你的威风真不小;钞票,你把多少人儿迷住了;人人都需要钞票,赚钱你要走正道。钞票在经济学上称为纸币,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纸片为什么能用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呢?是谁赋予它这么大的神通?又是什么力量在支配它?要解开这些谜,就需要懂得纸币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框题,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纸币是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前面所讲的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我们还知道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有谁还能记得最初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是什么?(直接用金银条块进行商品交换),对,但是当金银条块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时,每次交换都要称重量,还要查成色怎么样,很不方便。后来有些地方的富商就在金银块上打上印记,用信誉保证金银的重量和成色,不过,这种做法只在某个地区适应,受到了地区差异的限制,很多地方是不承认的。又怎么办呢?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出现了由国家铸造的货币,称之为铸币。解释一下什么是铸币,铸币是经过国家证明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并标明面额价值的金属货币。我国市场上曾经流通的银圆,可能有些同学家里还收藏有,银圆就属于铸币。那么,铸币是经国家证明了的,这时总该可以随意流通了吧?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很简单的思路,你铸币是金属货币,那么在流通中你就要不断地受磨损,一受磨损重量就得减轻啊,贵金属就会无形流失,于是就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此时铸币自然就名不符其不实了。又该怎么办呢?请大家想一想,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它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它的作用是不是瞬间就消失了?(是),其实人们只关注货币能不能购买回自己的商品,而根本就不关心它是否足值,出于这点考虑,我们能不能思考一下用某种东西区替代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呢?(能),好,伟大的纸币就诞生了,伟大的钞票就诞生了。同学们每天用纸币去买牛奶、面包、鸡蛋等,那么,到底什么是纸币呢?请大家在教材P20找到纸币的含义,大声的朗读出来。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深刻的内涵,提示一下,这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请位同学来分析一下。(1.第一层意思纸币必须是由国家发行的,这就意味着任何地区、任何机构、任何人都无权发行纸币;2纸币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请特别注意,“正在”两个字,强调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使用的。我们现在使用的人民币就是国家正在强制使用的,请问,国民党时期发行的纸币还能使用吗?不能。3.第三层意思,纸币只是货币符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金银条块、铸币,纸币只是我们为了流通的方便,去代替金银条块、铸币的一种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货币符号。这就有点像人本身和名字一样,名字只是代替你这个人的一个符号而已,名字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好,根据我们刚才对纸币的理解,请大家看一看P20的小字部分,思考一下银圆和一万元为什么不能使用了?(银圆早以由国家宣布禁止流通了,但银圆属于金属铸币,可以到银行兑换。一万元人民币也是早以由国家宣布限期兑换,过期作废的纸币了,它已经不是我国现阶段的纸币了,不能再用来买东西了,只能作为纪念品了。)纸币和铸币相比较有哪些优点呢?请同学们看到教材P21第二段,一起来看看纸币的优点。第一点,纸币的印刷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要低。第二,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溶解金属货币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的现象;第四,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运输。给大家一点时间,快速浏览一下P21中间小字部分,看看纸币的发展史。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RMB,根据前面我们对纸币的分析,请问在我国只有谁有权利发行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同学要说了,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纸币吗?请特别注意,纸币确实是中国人民银行在负责发行,但是它的这种权利是谁授予的啊?(国家),所以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货币,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并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RMB单元是元,辅币是角、分,当然,现在分已经很少见了,采用十进位制,符号是“¥ ”。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国的脸面,爱护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完好,是我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上周我从咱们一中回西华师大,在那个南高嘉陵校区过去一点,有一家银行,就挂着这么一幅宣传语,内容是“坚决打击污损人民币的违法犯罪活动”,同学们你们犯法了吗?你们想犯法吗?所以,一定要爱护我们的人民币。下面考考大家的课外知识怎么样?请说说你所知道的其它国家的纸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俄罗斯的卢布等等),很好。
以前我经常在想,可能同学们有时也会想,能有一台印钞机那该多好啊,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买栋别墅,在雇佣2个佣人。现在明白了,那是在做白日梦。现在假设你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你能够随便印发纸币吗?(不能),其实啊,现实中所需要的纸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什么规律呢?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也就是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可以计算的,怎样计算?请大家看到教材P23页,第二段的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次数,其中请大家注意,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待销售的商品量乘以价格水平,请大家在书上这个公式的后面再写上一个等号,然后把商品价格总额换写成,待销售商品总量乘以价格水平。看到公式的同时,凭借你们的数学知识,请个同学起来回答,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好,看个练习题,看看大家掌握没有,假设市场上: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每一元货币在1天内流通次数 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1000亿元 1次 (1000亿元)
600亿元 2次 (300亿元)
1000亿元 4次 (250亿元)
这就是发行纸币应该遵循的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会发生什么后果呢?我们马上对其进行研究。接下来,我们先来做几道数学题1.如果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0亿元,那么,此时一元纸币=一元货币的购买力=一个馒头。2.如果纸币发行量(2000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0亿元),那么,一元纸币=(1)元货币购买力=(1)个馒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纸币发行的越多,同样的钱买的东西却越少,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上称为通货膨胀,什么是通货膨胀呢,具体表述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叫做通货膨胀,看这里,现在买一个馒头需要2元纸币了。那么,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呢?同学们讨论一下。(人们手中的钱就不值钱了,纸币所代表的实物量就减少了,等于实际收入的减少。如果此时人们的收入不增加,就会导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购买力下降过后,必然导致商品销售困难,造成商品流通不畅,社会经济秩序就会混乱。)通货膨胀的危害性很大,下面通过史实我们来感受一下,因为没有幻灯片,只有给大家念一下,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经长时期滥发纸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从1939年6月至于1949年5月的12年间物价上涨了八万五千多亿倍。有数据为证,1937~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可以买黄牛2头 1938年可以买黄牛1头
1939年可以买猪1头 1941年可以买面粉1袋
1943年可以买鸡1只 1945年可以买鸡蛋1个
1946年可以买肥皂1/6块 1947年可以买煤球1个
1948年8月19日可以买大米3粒
1949年5月可以买大米2.45/10,000,000粒,大家想想你要买个面包,等用编织口袋装一大口袋才行。其实,恶性通货膨胀不仅发生在过去,就是在前不久津巴布韦这个国家,通货膨胀率也达到了2200000%,迫不得已发行单张面额为一千亿津元,别看是一千亿津元还不够做一次公交车和买一个面包,这让津巴布韦的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好了,下面做两个判断题,1.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对);2.物价上涨一定就是通货膨胀(错)。为什么第二个是错的?很多同学在这里有认识误区,认为只要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其实这里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的给大家归纳一下:1.通货膨胀可以导致物价上涨;2.供不应求可以导致物价上涨;3.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4.国家为鼓励某些部门或行业的发展会提高物价,这也是物价上涨;5.国家为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进行政策性、结构性调整,物价也会上涨;6.投资与需求旺盛也可能导致物价上涨。所以,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同学们一定不要错误的认为,物价上涨就一定是通货膨胀导致的。那么,如果发生了通货膨胀,应该怎么办呢?第一,就是要控制纸币的发行量,利用各种手段回收一部分纸币。第二,就是扩大社会总供给,钱太多了,而可买的东西又是一定的,具体方法就是努力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3.如果纸币发行量(500亿元)<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0亿元),此时,一元纸币=(2)元货币的购买力=(2)个馒头,同样的钱买到了更多的东西,纸币升值,物价下降,这种情况称之为通货紧缩。好,请同学们看教材P23的资料卡,了解一下通货紧缩的相关内容。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纸币的产生过程和发展,知道了什么是纸币,纸币有哪些优点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请同学们下来完成相关作业,下节课我们安排一次讨论课,围绕如何正确的看待金钱展开讨论,我准备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正方题目是金钱是万恶之源,反方题目是金钱不是万恶之源。请同学们下去查阅一些资料,我们看看是正方辩的好,还是反方辩的好。
好,下课。
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