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1、 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B C C C A D B D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A B C A B C C C B2、 非选择题21、(13分)(1) 1905年 中国同盟会;1911年 辛亥革命;1924年 创办黄埔军校(国民党一大召开)(3分)(2)武汉:辛亥革命爆发地(武昌起义)(2分);南京: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分) (3)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2分) (4)政治: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分) 思想: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2分) 22.(14分)(1) 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没有根本改变,专制的思想还没根本去除,民主共和的思想还没有深入人心。(2分)(2)①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或这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爱国学生是运动的先锋;④这次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答出两点即可,4分)(3)“过激派伪说”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等思想。(2分)推断理由能结合材料和知识点,言之成理即可。(4分)答案示例:材料四认为,北京大学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事实上,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的新文化陈营就形成于北京大学,此其一;其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材料一、二都表明,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民众的觉悟,使民众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因此可以认为,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而材料三认为,五四运动爆发的“远因”是“此种学说”导致。综合以上两点可以推断,材料三中所谓“过激派伪说”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等思想。2123.(23分)(1)中共一大;南昌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延安革命根据地等(写出1个给2分,共4分)。(选择其中一个并说明影响,2分)。如: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写出两点即可,4分)(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分)(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2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取得了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或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2分)。(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任意答出一个事件及影响,4分)24. (1)新民学会宗旨的改变,表明毛泽东从关注学术研究、道德修养、思想文化的革新,转向对国家社会的改造,投身到人民大众的革命斗争中,在思想上开始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2分)(2)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党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吸引着许多进步青年,为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4分)(3)在“农民运动的考察""土地改革”等论述指导下,中国革命走出了依靠工农群众,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特色;在“枪杆子里出政权”论断指导下,进行了武装斗争,武装夺取政权;在“红色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观点指导下,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6分)(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论述答出相应特点)2历 史 与 社 会 试 卷(一二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民国’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来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巴黎和会2.词汇出现频率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变化。下列语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B.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参议院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十年内战、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3.周厚才在《温州港史》中写道:1919年温州港进口外国棉花比1918年减少34.1%,日本海带减少60.7%,日本布伞减少24.7%。”最有可能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近代工业诞生,国货增多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C. “五四”运动影响,抵制洋货 D.中日之间爆发战争,贸易受阻4.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5.“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 )A.“求富”“科学” B.“共和”“科学” C.“民主”“科学” D.“共和”“民主”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奋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进史。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7.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层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具体表现在 ( )A.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B.工业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8.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先后兴起。对这两次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②“五四”运动进一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③工人阶级在两次运动中都是主力军 ④两次运动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90多年前,国共两党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握手”,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据此回答9—10题:9.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0.这次“握手”,让心怀理想却无奈后退的人们重燃希望。这里的“希望”是指( )①迫使袁世凯撤销帝制 ②打倒列强③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④取得抗日战争胜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小明练习时遇到这样一题“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不包括……”,你知道正确答案吗?( )A.袁世凯??? B.吴佩孚? ?? ?C.孙传芳??? D.张作霖12.学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图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应归属于( )A.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十年对峙,战火连绵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13.“大家到这所学校来,不仅要知道枪是怎么放法,而且要知道向什么人放。”这说明了黄埔军校最大的特点是( )A.国共合作后建立的革命军校 B.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C.教学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学校 D.培养未来将军的特殊机构在小明家中珍藏着一份民国的报纸——北京《晨报》,回答14—15题:14.《晨报》上的发行日是“民国八年”,按照公元纪年法,这一年应该是( )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15.在这张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B.北伐军进军迅速,攻克了武昌城 C.蒋介石任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 D.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16.右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A.军阀割据 B.走向共和 C.君主立宪 D.国家统一17. 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①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 ②李大钊——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④张学良——遵守三民主义,东北易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18. “1931年,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上演了一场‘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惧舆论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溥仪离婚。”这一材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B.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19.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八七会议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 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20.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都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分别指什么( )A.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 B.人民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人民军队二、非选择题(本题有4小题,共60分。)21、(13分)201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奋斗的一生: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奋斗的一生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1)结合年代尺,梳理孙中山奋斗的一生,请对年代尺上的三个时间,继续补充孙中山的事迹(3分)材料二: 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问卷调查统计。材料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次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后,不少报纸命名中都含有“民主”“民权”“民国”字样,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报纸发表的意见,连普通百姓也受其宣传。(2)依据材料三,说明材料二中人们认为武汉和南京可以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4分)材料四:伟大的理想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举行的《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3)材料四是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思想的阐述,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五:震撼的影响: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辛亥革命“它是一条分界线”。(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称为新文化运动。(1) 根据材料一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产生背景。(2分)材料二:“五四运动”大事记(2)根据材料二,概括此次“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4分)材料三:中华民国教育部主事关于“罢学风潮”条陈:(3)材料三中“过激派伪说”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一至三阐明你的推断理由。(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党的诞生] “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引领着革命的正确方向;南昌的枪声到巍巍井冈,壮大这人民的武装力量。宝塔山的晨曦洗掉风尘,中国大地迸发星火闪亮……”(1)写出材料一中所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个重大事件(至少2则),任选择其中一个事件分析其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6分)例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2)通过与中国同盟会的对比,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当中的“新”体现在哪里?从两个角度说明。(4分)材料二:[党的探索] 道路探索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俄国十月革命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游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北伐风云到合作破裂,……经过艰难探索,中华民族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最终选择了新的“中国式”革命发展道路。(2) 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这条“中国式”革命道路是怎样的?举一例说明毛泽东对这条革命道路的实践?(5分)材料三:[党的合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就是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4)请结合“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的一则实例加以论证。(4分)材料四:[探索复兴道路](5)选择年代尺中的任一历史事件,说明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4分)24.近代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掀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建党前的青年毛泽东(1)新民学会宗旨的变化,表明毛泽东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发生怎样的转变?(2分)(2)从毛泽东的活动中,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成立已具备了哪些条件?(4分)材料二: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的著作或观点时间 著作或观点1927年2月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1927年8月 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1928年11月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论述红色政权发生、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929年4月 在《土地法》中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1930年1月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3)结合上述著作或观点,说说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中国革命道路形成了哪些特色?(6分)3521905年1924年1925年逝世1911年1894年创办兴中会1866年出生于广东5月4日 北京各高校学生3000多人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等口号6月5日 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举行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等行业工人相继罢工,商人罢市......6月28日 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中共成立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19351949192119271945●1918年4月,发起成立新民学会,宗旨为“革新学术,砥厉品行,改良人心风俗”。●1919年7月,创办《湘江评论》,发表《民众的大联合》指明民众的大联合就是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所有压迫者的联合。●1919年12月,在北京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触交谈,收集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年7月,阐述新民学会宗旨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并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1920年11月,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小组。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社会参考答案.doc 九年级社政第一次月考测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