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台州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起始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国垄断组织形成 B.世界殖民地被瓜分完毕C.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 D.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2.历史学家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 )A.三民主义 B.民主科学 C.自强求富 D.维新变法3.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 )A.实行民主共和制 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成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5.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诚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没有促进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6.俄国十月革命得以胜利的最主要条件是 ( ) A.俄国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战斗性强 B.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C.沙皇君主制度的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沙皇俄国的削弱7.美国在1929~1933年出现高失业率,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大危机 B.胡佛反危机措施 C.罗斯福新政 D.二战爆发8.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主要相似之处( )A.批判儒家思想 B.促进思想解放 C.提倡白话文 D.宣传马克思主义9.专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邵林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作为一个学习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应该定为中国 ( )A.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素10.1919年,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1.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 )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 拒签和约的报道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爆发的范围广 D.“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2.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以下选项中属于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③中共一大的召开 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14.“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 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的开始 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黄埔军校的创建16.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纪念的则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17.“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18.改变了中国旧农村“租子重,利钱高,苛捐杂税像牛毛”这种状况的是 ( )A.土地革命 B.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 D.建立革命根据地19.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0.从广州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B.必须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必须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 D.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21.(10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图片都和哪一历史人物有关?(2分)请结合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叙述这一历史人物的革命活动。(6分)请结合有关史实对这一历史人物进行简要的评价。(2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6分)(2)请举出上述政治派别中的代表人物各一位。(6分)(3)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文明方面有何发展变化?(2分)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中的“本质”创刊于______年,它的创刊,标志着______运动的开始。(4分)(2)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_________和_________。(4分)(3)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有何影响?(4分)24.(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材料二:右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材料三: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参加罢市,支持学生斗争。紧接着,全国各地工人纷纷罢工。(1)根据学生的口号,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一、二,你从“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2分)(3)结合材料三,说说“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25.(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材料一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分)材料二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3分)材料二中的“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4分)(4)材料二中的“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力挽狂澜”?(4分)(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九年级起始考历史与社会答案 2019.8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ACCBAB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DCCDADD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21. (1)孙中山(2)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③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2. (1)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2)洋务派:奕?、李鸿章;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革命派:孙中山(3)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3. (1)1915;新文化。 (2)民主、科学。(3)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影响: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4. (1)“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民主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说明:“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围绕这个核心来讲即可)(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使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25. (1)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2)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3)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发展。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4)遵义会议确立里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纠正了长征以来的“左”倾错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党的革命道路充满艰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