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考点解读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3、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4、国家形式5、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 6、现代国际组织的发展7、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二、考点讲解(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性质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国家中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即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作为决策方式的民主就是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同时还必须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因为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2)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享有民主的主体和专政的对象不同。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享有民主的主体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专政的对象是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3)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享有民主的主体是占人口少数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民主具有狭隘性和虚伪性。 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②重要性不同: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为什么阶级服务的政策,这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而政体是为了行使国家职能,组织国家政权,维护其根本利益联系二者是国家政权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2)联系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③政体对于国体具有重要作用,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④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一国的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家的政体。因此,在相同性质的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下,不同国家也会采用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5、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1)从民主发展程度看,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行民主政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较完备和成熟。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政体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还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经历不断探索、改革、自我完善的过程。 (2)从民主的性质看,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不可能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社会主义民主政体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6、两种类型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 国家制度包括作为其内容的国体与作为其形式的政体。一般说来,历史上的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实行专制制度;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制度。 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从国体意义上讲,都是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体;从政体意义上讲,则是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的国家。 (二)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民主形式,是一种间接民主,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2、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1)民主共和制的特征:①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②在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同时是政府首脑,有实权。 (2)君主立宪制的特征:①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②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3)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的比较政体类型比较项目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议会制君主制 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及职权 世袭、象征、无实权 选举、虚位、无实权 选举、有实权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 监督与被监督关系 相互独立、由总统组织政府议会产生方式及职能 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政监督权 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3、不同国家的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虽然为现代大多数国家采用,但由于各国国家性质和具体国情不同,实际作用存在重大差异。 相对于君主专制政体,在民主共和制国家,议会制取代君主制,选举制否定世袭制,任期制代替终生制,是国家管理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在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运用金钱的力量,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具有虚伪性。 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但由于不符合本国的国情,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和政治权利,也难以有效行使国家职能,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发展中国家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具有不适应性。 我国的民主共和制(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符合中国的国情,能够保障中国人民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1)议会制的特征:①政府的产生、行政权力的行使: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和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内阁成员组成内阁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②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2)总统制的特征:①政府的产生、行政权力的行使:总统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②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总统领导的政府独立于议会之外。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半总统制的特征:①政府的产生、行政权力的行使: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也掌握一定的行政权。②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政府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 (4)委员会制的特征:①政府的产生、行政权力的行使:联邦委员会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由联邦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七名委员组成,从中选出正、副主席。主席对内主持会议,对外行使国家元首的礼仪性职责。②政府与议会的关系: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合二为一,议行一体。联邦委员会是受议会委托的执行机关,对议会通过的所有法律都必须执行,不得退回复议,更无权解散议会。 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异同议会制和总统制 不同点 ①在议会制国家,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在总统制国家,由当选总统组织政府,总统对选民负责。②在议会制国家,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在总统制国家,总统处于国家权力中心,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总统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于一身相同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②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③都是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并反映这一国家性质,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④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为之服务的(三)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区别 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划分单一制和联邦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权力集中程度。 区别 单一制 联邦制 组成单位 由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如中国的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由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组成(如印度的邦、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美国的州)。 权力来源 地方政权的权力是由中央政权授予的。 联邦成员的权力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权限划分 中央政权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联邦与联邦成员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国家机构组成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 除有联邦中央政权外,联邦成员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 法律体系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除有联邦宪法外,联邦成员也有自己的宪法。 对外关系 中央政权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权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制国家允许联邦成员有某些外交权。 公民国籍 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的公民。 典型代表国家 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 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 2、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 (1)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①必须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②必须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2)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③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容分割,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行为。④中国政府和人民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3、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包括民族、人口、领土、主权、国际环境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应特别注意民族之间的纷争,有可能演化为国家之间的纷争;民族利益的纠葛,有可能演化为国家内部的动荡。因此,民族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结构形式。(四)国际组织概观 1、国际组织的含义 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这就是国际组织。 2、国际组织的特征 跨国性: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目的性: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 组织性: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 自主性: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国际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 3、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成员的性质,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和公民。 (2)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限定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3)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4、国际组织的作用 (1)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三、练习讲解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