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二)(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二)(有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 ℃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水沸腾时的温度
2. (多选)为了提高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准确度,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
A.将玻璃管内径做细些
B.将玻璃管内径做粗些
C.将玻璃泡做大些
D.将玻璃泡中的液体换用容易膨胀的液体
3.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
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4. (2018?连云港)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5. (2018?宜昌)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6. (2018?淮安)下列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盛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7. (2019重庆B卷,3)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一露的形 成是熔化现象
8. (2019贵港,4)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 汽化或升华 B. 汽化或凝固
C. 液化或凝华 D. 液化或凝固
9. (2019辽阳,5)下列现象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10. 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   )

A. B.

C.   D.
11. 海波由固态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25 ℃ B.海波的熔点是48 ℃
C.海波是非晶体 D.第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2. 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变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物态变化形成的.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升华,后凝固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熔化,后凝固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
13. (2018?常德)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14. (2018?广西)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5. (2018?恩施州)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  (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6. (2019新疆,20)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其体积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5kg,水沸腾前l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17.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从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线段AB表明,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8. 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____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成小水滴或___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三、实验题:(19题12分,20题4分,21题6分,共22分)
19. (2019湘潭,26)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_____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
(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 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的凝固图象,分析图象可得:

(1)从A到D的整个过程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
(2)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
(3)BC段时物质处于____状态.
(4)温度48 ℃代表此晶体溶液的____.
21. 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热力学温度单位,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K),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是T=t+273.15.当热力学温度为0 K时,叫绝对零度,此时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由这段文字介绍我们可以知道:
(1)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K,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K.
(2)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时的温度为____℃.
(3)每1 K的大小与1 ℃的大小____.(填“相同”或“不同”)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CD A A D C C C D D B A

13. ﹣2
14. 不变 晶体
15. 升华 凝华 霜
16. (1). 98 (2). 增大 (3). 2.1×103
17. 晶体 不变
18. 升华 液化 凝华
19. (1)晶体;熔化;(2)液;(3)80;(4)从下往上;(5)不变。
20. 放热 不变 固液共存 凝固点
21. 273.15 373.15 -273.15 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