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地理部分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第2课时要点回顾知识点一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形式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24小时(1天)昼夜交替,不同地区地方时的不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公转太阳自西向东365天(1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位移、昼夜长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季节变化注: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如下图所示)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总是保持66.5°的夹角,并且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二)四节气比较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特点总结春分3月21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①太阳直射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该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②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北白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秋分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位移,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和秋分直射赤道。因此,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南移,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北移;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各地,每年太阳直射两次,南北回归线上每年直射一次,回归线以外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三)五带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直射现象,是否有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温带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上五带的差异五带名称范围太阳直射情况极昼极夜现象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南、北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无太阳直射无极昼、极夜南、北寒带南北极圈以内无太阳直射有极昼、极夜知识点三 时区和日界线时区的划分(见图):从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7.5度为中时区,然后向东、向西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其中东西12时区各占7.5°。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地方时: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便是该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全国共同使用的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中央经线的度数=15°×时区数重难点突破:已知经度求时区方法一:某地经度/15,将商作为基础数,如果余数小于7.5,则时区数即为商;如果余数大于7.5,则时区数等于商加1。方法二:估算该经度所靠近的中央经线所在时区(所求经度离中央经线7.5度内)。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重难点突破:从西12区向东到东12区之间,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方,用“+”;相反,用“一”温馨提示:计算时间时一定要注意全部用24小时制。时差计算的方法: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间差等于两地时区之差;②两地分属东时区和西时区,时间差等于两地时区之和。国际日期变更线:自西向东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去一天;相反,日期加上一天。(东减西加)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和180°经线相吻合;东西十二区各有7.5度,合起来是一个时区。在东西十二时区内,时间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中考经典测试(三)一、单项选择题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完成1~2题。1.(2019·山东济宁)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9·山东济宁)图中四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北京 B.东京 C.雅加达 D.悉尼3.(2018·山东临沂)结合“演示地球的自转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4.(2019·山东泰安)回归线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每年夏至在北回归线上有“立竿无影”的现象。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纬线A是北回归线,B处为恒河平原B.图2中符合C处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的是甲C.北半球夏至太阳光线照射情况与图3中①吻合D.北半球夏至太阳“转身”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长5.(2018·山东威海)央视全力推进的2018年《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选取黑龙江黑河、山西大同、云南昆明、湖南张家界和浙江杭州作为演出会场(见图)。这档节目于2月14日在央视综艺频道首播。2018年《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首播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B.地球公转运行在图中丁一甲之间C.大同的白昼比张家界的长 D.黑河冰天雪地,昆明春暖花开图1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6月15日12时开始至次日12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图2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回答6~7题。 6.(2018·山东潍坊)6月15日一16日,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等长 B.极昼 C.昼变短,夜变长 D.昼短夜长7.(2018·山东潍坊)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图2中公转轨道的( )A.①点附近 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 D.④点附近“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201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8~11题。8.(2018·广东韶关)二十四节气反映的地理现象,最显著的区域是(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松花江流域9.(2018·广东韶关)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 )A.12天 B.15天 C.18天 D.20天10.(2018·广东韶关)下列关于一年中节气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立春、雨水、惊蛰 B.大暑、小暑、夏至C.冬至、大雪、小雪 D.立夏、谷雨、清明11.(2018·广东韶关)寒露到霜降期间,出现的现象有( )A.华南地区雨量逐渐增多 B.我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C.候鸟开始北飞 D.我国南北温差开始减小太阳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每年6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某中学6月23日在北回归线上开展学生活动,据此回答12~13题。12.(2019·重庆黔江)关于影子的问题,正确的叙述( )A.太阳位于甲点时,影子与实物等长B.太阳位于乙点时,没有影子C.太阳位于丙点时,影子最长且向东延伸D.一天中影子延伸的图像构成一个圆13.(2019·重庆黔江)关于地面获得热量的问题,正确的叙述( )A.这一天是全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一天B.太阳位于乙点时气温最高C.如果这一天乌云密布,不能获得太阳光热D.这一天是黔江区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回答14~15题。14.(2018·四川资阳)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15.(2018·四川资阳)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不能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读图4“光照图”,图中O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16~17题。16.(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若经线OA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此时正午太阳直射在( )A.(120oE,23.5oN) B.(170oW,0o) C.(100oE,0o) D.(80oW,0o)17.(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此时下列有可能发生的是( )①华北平原旱情严重 ②正是考察南极的最佳季节 ③松花江水明显上涨 ④塔里木河进入汛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18.(2018·湖南益阳)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召开期间,在公转轨道上,地球距离甲图中_______(填字母)点位置最近。(2)当地球由A点向C点公转的过程中(A、C两点除外),北半球各地(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极昼范围逐渐扩大C.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D.北半球始终昼长夜短(3)从南北半球来看,图乙表示_____半球,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_______点的极地投影图。(4)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年(365天),并产生了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图中F点(赤道上)的白昼时间约为_____小时,该地一年中有_______天昼夜等长。(5)E、F两点都位于地球最长的纬线上,E到F的地面距离约________千米。(6)生活在益阳的小朋友贝贝发现一年中正午太阳有时接近头顶,有时斜射很厉害,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_______(自转或公转)造成的。19.(2019·云南)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和“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______________的多少来划分的,其中B、C温度带的分界线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右图所示景观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3)如左图所示太阳光照情况,昆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4)若左图为3月21日的光照情况,则三个月以后大致为北半球的___________(节气)。(5)根据海陆分布判断图示半球为___________(东半球或西半球)。20.(2018·云南昆明)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A图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则该同学需要将其放置在桌面上_________位置(填数字代码),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纬线上。(2)若B图中的M点位于晨昏线上,则该地正在__________(日出/日落)。(3)C图中N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 2.D 3.C 4.C 5.C 6.B 7.A 8.C 9.B10.A 11.B 12.B 13.D 14.D 15.A 16.D 17.B二、综合题18.(1)C (2)D (3)北 B (4)12 365(5)20000 (6)公转19.(1)太阳光热 北回归线(2)A(3)昼夜相等(或昼夜平分)(4)夏至(5)东20.(1)② 23.5oN(2)日落(3)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