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一.选择题1.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兵变??B.五代的频繁更替 C.唐末农民起义???D.唐末以来藩镇割据2.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D.节省军费开支3.北宋初年禁军布防的原则是( )A.先北后南???B.内外相制 C.强干弱枝??????D.兵将分离4.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A.防止武将专权??B.强干弱枝 C.加强禁军????D.使其互相牵制5.北宋过分集权所带来的恶果有( )①政府机构重叠,行政效率低下 ②官员冗滥,国家财政开支大 ③军队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④地方财政困难,物质基础薄弱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6.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B.兵越多,战斗力越强C.官越多,行政效率越低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7.下列各项按政权建立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北宋.辽.西夏 B.北宋.西夏.辽 C.辽.北宋.西夏 D.辽.西夏.北宋8.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9.“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A.防御 B.进攻 C.和亲 D.投降10.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是( )A.寇准 B.宋真宗 C.李纲 D.宋铁宗11.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12.宋和西夏达成和议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包括(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朝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下列对宋朝瓷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B.唐三彩代表了最高的成就C.瓷器制作精美D.青花瓷名扬海外14.南宋时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是( )A.丝绸 B.茶叶 C.铁器 D.瓷器15.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的只能是( )A.管理城市商业贸易 B.管理船舶的生产C.管理港口 D.管理海外贸易16.我国经济重心已完成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明显超过了北方是在(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17.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 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18.苏轼笔下称赞的“头尾轩昂.日行千畦.不喂草料.饥不啼”是( )A.曲辕犁 B.筒车 C.秧马 D.耧车19.请你谈谈宋朝粮食产量跃居首位的农作物是( )A.小麦 B.占城稻 C.粟 D.玉米20.优良品种占城稻原产于( )A.越南 B.日本 C.朝鲜 D.印度21.棉花种植已扩展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二.材料题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纸币的名称是什么?2.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三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甲学生说: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乙学生说:不一定是好事。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江南人口增加,造成环境污染;人们砍伐山林,破坏了江南的植被,对江南的开发没有什么好处。请回答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 BADAAAADAA 11-21 BBCDDDDCBAD二. 材料题1.交子2. 纸币轻便,便于携带;金属货币重量大,不轻便,不便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携带纸币更安全;纸的原料更容易得到。三. 问答题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全面。甲同学看到了南方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忽视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乙同学看到了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否定了南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