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月有阴晴圆缺》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的变化。科学知识:知道月球本身不会发光,他是反射太阳的光。2、知道月球绕地球公转,在公转的过程中形成了月相的变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形状,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教学难点:验证分析月相变化的成因及规律。教学准备:各种月相图片、记录单、、黑白双色球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动听的歌曲,你知道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吗? 2 、谜语激趣。刚才听了一首有关月亮的歌。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你能猜出谜底吗?出示大屏幕 圆似白玉盘弯如银镰刀借太阳之光与星星争辉— 3、回答正确,是月亮。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揭示课题。板书:月有阴晴圆缺活动探究 1、我们看到月亮的形状相同吗?生答:不同。 2、师出示月相的概念。在科学里面,我们将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在农历的每个月里,我们都能看到不同的月相。(展示不同的月相)。 3、月相有这么多的形状,是怎么形成的呢?需要从哪些方面探究呢? A提出问题:为什么月有圆缺变化? B、建立假设 :…… C、设计方案,着手实验; D、得出结论,评价交流。提出了问题,现在建立假设:你认为月相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1)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有多有少? (2)月球离地球时远时? (3)月球反射太阳光不同? (4)月球绕地球运动过程中位置变化了? 有可能是哪个原因呢?现在只是我们的猜测,要通过模拟实验法来帮忙啦5、 设计方案,着手实验:模拟月相简化实验 (1)以展台灯作为太阳光照方向由于距离遥远,照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可看成是平行光。 (2)以涂黑半边的乒乓球作为月球,未图黑面未光照面。 (3)一人自己作为地球。手举乒乓球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用一个一半涂成黑色的乒乓球表示月球,白色部分始终向前表示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在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模拟实验中黑板或展台方向照射过来的光线代表太阳光,教室中间的圆代表地球,双色球代表月球。)①演示:观察“新月”到“娥眉月”的月球运行过程。②提问:当天空出现娥眉月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面积变小了吗?③分析:月球依旧是半个球面被照亮,而我们站在地球上由看不到亮面到能看到被照亮的一小部分,观察的角度发现了小小的改变 6、再看多媒体实验室先看连续播放,认真体会月相变化的成因。在逐步播放,知道月相变化的成因 实验结论: 月相形成是因为地球、太阳、月亮三者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月球反射太阳光的面积不同,所以在地球上所观察到得月亮形状不同。 7、进一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看大屏幕中月相变化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知:上半月由缺到圆;下边月由圆到缺。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减小。三、巩固练习1、我们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我们叫做_______。2、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它反射_______。3、我们从地球上观察的角度不同,那么所看到的月相________、______也就不同。4、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______,亮面在 ;下半月___ ,亮面在 —— 。 5、下列材料或动作在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中分别代表什么?6、总结:月相是怎样形成的?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时,月球的亮面总是对着太阳,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的角度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完成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大约需要29.5天,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月有阴晴圆缺,并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了历法,也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农历。三、升华拓展: 1、发现:在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什么时间是满月,什么时间是新月?)上半月,月亮由缺补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2、思考:上半月和下半月月亮出现在天空的方位和时间一样吗? 3、课外活动:连续观察农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并记录下月亮出现在天空的时间和方位。 ?四、板书设计2月有阴晴圆缺 月相的各种形态 月相的形成原因 月相变化的规律五、教学反思:这节课完成了知识教学目标,学生都知道了月相形成的原因。老师是以讲解、灌输实现目的的,教师角色她不是学生学习活动地组织者、引导者,更像辅导者。我讲述、引导性问题比较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少,多数情况下是在老师的引领下活动地,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究,做探究活动的主体。地球、月亮如何运动,如何设计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如何操作,主要什么事项,这一切都是老师采取问答或示范的方法教给学生的,学生自主探究不够主动,?虽然可以节约时间,但是没有落实课改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班内汇报,一起讨论、修改、补充完整的方式制定方案的方法。实验注意事项可以先让学生说,再在小组内讨论,班内汇报,老师总结,最后多媒体出示探究温馨提示的方法完成。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探究活动,老师走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活动。月相成因的探究活动是这节课的重点,应铺陈展开、重点实施。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填写记录表,月相形成的原因总结不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