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洋务运动 练习题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他们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得意扬扬,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中兴”。下列 符合这一“有所新创”的时代主题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2.如图所示著作内容可以印证(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世纪 60 年代,自强运动举办的新政,限于官办的制炮造船,认为这是自强的快捷方式但是需款颇巨,有出无入,何况军事工业与其他企业息息相关。洋务派认识到必须独辟蹊径,利用民力。以此为出发点,洋务派(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C.派遣留学生 D.组建北洋舰队“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曾国藩等人探索近代化方面走了好几步,但是他们不彻底,仍不能救国救民。”上述材料中“曾国藩等人”进行的探索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出现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同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海南制造商 C.福州船政局 D.大生纱厂洋务派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鼓励投资近代企业,并采取减免税收、优化管理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在这一口号引领下,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 D.安庆内军械所8.湖南的第一所近代化学校是( )A.岳麓书院 B.白鹿洞书院 C.石鼓书院 D.时务学堂“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10.把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A.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D.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11.观察下面表格,相关机构的设立( )A.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产物 B.目的是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C.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冲击的产物D.体现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曾国藩说:“今幼童登舟远赴,修习洋夷格致之学,实为我朝制器之必须。练兵以制器为要,制器以人才为先。”这段话强调了( )先进器物是国家强大的根本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是幼童留学目的C.创办军事工业必须培养人才D.留洋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为此,洋务派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兴办新式学校C.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建新式海军如图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目的是( ) /A.完全实现教育西方化C.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B.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D.培养翻译、科技人才15.如图示意图中的“?”应填入()A.兴办新式学校B.翻译外国书籍C.裁撤冗官冗员D.开办民用企业16.如表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年份设施注1860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国有了外交部1864上海设江南制造局(海军兵工厂),又设译书局中国开始自制现代化武器l872选派青少年赴美国留学中国第一批留学生1876修筑上海、吴淞间铁路。派郭嵩焘为驻英国公使中国始有铁路,始有驻外公使1878唐山设开平矿务局(煤矿)。兰州设织纺总局中国军舰自此开始用本国煤A.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B.各项措施杂乱无章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实现了工业近代化17.19 世纪 60﹣90 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存C.民主和科学 D.三民主义下表为广州某校初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19.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运动和彼得一世改革的共同影响是( )A.都使本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B.都触动了本国的旧社会制度C.都开启了本国近代化的进程D.都有利于本国封建主义的发展“它们都想要富国强兵,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旧的社会制度,它们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本国近代化的进程,它们都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这里 的 “它们”指的是( )A.法国大革命与洋务运动B.彼得一世改革与洋务运动C.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明治维新D.彼得一世改革与十月革命二.材料题(共 3 小题)辨析史料,探究问题。材料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诸人都为剿灭太平天国而建立殊勋,他们在借助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剥”中,亲眼看到了外园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力,从而感受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一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二是在中外“和局”的条件下,徐图中兴。解析材料一,请你判断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三:两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可是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全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 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李鸿章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李鸿章的观点有什么变化?在这一观点的指引下,运动有何 发展?材料四:轮船招商局成立近十年间,将中国航运权成功收回五分之三,已有“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的美誉。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 破除了西方人的封锁垄断。根据材料四,请你谈谈史料表明洋务运动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 10 万匹。﹣﹣《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1983材料三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认为列强成为我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的原因是什么? 李鸿章等洋务派“兴兵图强”“护卫海疆”方面釆取了什么措施?洋务派除军事企业外,还兴办了轮船、铁路、电报等新式民用工业,材料二说明洋务民用工业的兴办取得了什么成效?材料三图示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 60 年代,在 70 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 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 遂生保卫“利权”之想。﹣﹣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洋务运动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此,接下来进行了哪一领域的探 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A。A。B。A。B。A。C。D。B。A。C。C。C。D。D。A。A。A。C。B。二.材料题(共 3 小题)21.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国富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由“自强”口号转为“求富”口号;兴办军事工业到兴办民用企业。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2.列强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训练新式军队,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对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传播了科学技术,传 播了西方的思想观念。23.自强;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民用企业为军事企业的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缓解清朝的财政 紧张状况。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只学习器物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接下来开始制度领域的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