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三)附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三)附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三)
一、选择题 (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 2 分,共 20 题,计 40 分。)
1. 右边示意图所反映的制度出现在(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代中国
2. 人们常将山东称做齐鲁大地,将河北称做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度 D.科举制度
3. 成语有很多出自典故。下列成语典故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
①纸上谈兵 ②退避三舍 ③揭竿而起 ④破釜沉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 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向农村、薄弱学 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6.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的大会上,习近 平主席说:“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我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此接近的是(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孙膑兵法》中的“事备而后动” C.“兼爱”“非攻” D.尊重人性,顺应自然
7.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 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 解是( )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
8. 右图是某一宗教的传播示意图。
关于这个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
B.它的经典文献是《古兰经》
C.它起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它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
9. 5 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 建立起众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 国家有( )
①俄罗斯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右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是以天主教教皇 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为这个教皇国的产生奠定 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 B.签订凡尔登条约 C.西欧城市行会的形成 D.丕平献土

第 8 题
第 10 题
11.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12.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
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
A.希腊人 B.苏美尔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13. 下列关于基督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②奉《圣经》为经典
③认为耶稣是“救世主” ④产生于公元前 1 世纪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俱醇驷,而将相或 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文中的“上”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光武帝
15. 2017 年 1 月 9 日,屠呦呦获得 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
下列属于秦汉时期斐然的中医学成就的是( )
①编订了《黄帝内经》《医典》 ②著有《伤寒杂病论》
③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④著有《医学集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
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这部史书及其作(编)者是( )
A.《离骚》——屈原 B.《道德经》——老子
C.《史记》——司马迁 D.《资治通鉴》——司马光
17.我国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和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 地区是( )
A.西藏 B.东北
C.新疆 D.台湾
18.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 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9. 右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20.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
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朝时期的
农学著作(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第 19 题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计 60 分)
21. 【关键词——文字】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作为维系文明的纽带,在人类历史上发
挥了重大作用。看图回答问题:(16 分)
文明古国分布图 甲 乙 丙
(1)甲、乙、丙这三种文字名称是什么?(3 分)他们分别产生于哪个文明古国?(用.图.中. 的.字.母.表.示.)(3 分)
(2)丙这种文字写在什么材料上?(2 分)
(3)古代的书写材料要么过于笨重,要么不便于保存,我国什么技术的发明大大改变了这 一状况?对这一发明做出重大改进的是谁?这一发明有何重要意义?(6 分)
(4)文明 A、B、C、D 在地理环境上与文明 E 有着怎样明显不同?(2 分)
22. 【关键词——变革】 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 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
(1)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4 分)
【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 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2)“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
(4 分)
【融合之变】“从今以后要禁绝鲜卑语和北方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律使用汉语。年三十以 上习性已久,或许难以骤然改变;三十以下,凡朝廷中一切人等,不得使用旧语。”
(3)这是哪一次改革?有何历史意义?(4 分)
【仿效之变】公元 7 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
(4)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4 分)
(5)四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分)
23. 【关键词——统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
(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是的“秦王”哪一事迹?(4 分)
材料二: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秦汉作为承前启后的朝代,统治者为维 护大一统的局面,不断推出新的制度和政策,以维护统治。这些制度和政策有:
①刺史制度 ②车同轨、书同文 ③皇帝制度 ④推恩令
(2)请将上述制度和政策的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4 分) 秦朝: ; 西汉: 。
材料三:下图中的人物是公元前 1 世纪时东西方的两位君主,他们开创(或巩固)的帝 国虽远隔万里,但却形成了一条联系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东西方及沿线各国的
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和沟通。
汉武帝---西汉 屋大维——
(3)请在材料三的 填上合适的国家名称。(2 分)
(4)材料三中的“纽带”指的是什么?上面哪位君主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这 条交流“纽带”的形成?(6 分)
24. 【关键词——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民生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焦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要面广量大, 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坚持不懈,一件接着一件办。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 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
材料二 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B: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材料三 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1)材料一最能体现出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 分)
(2)材料二中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请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说一
说为什么该学派会受到青睐。(3 分)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观点的正确性。(3 分)
一、选择题 (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 2 分,共 20 题,计 4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共计 60 分) 21、(16 分)
(1)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3 分); A、B、D(3 分)
(2)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2 分)
(3)造纸术(2 分); 蔡伦(2 分); 意义: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深刻地影响着 世界文明的进程。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2 分)
(4)前者都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后者诞生于临海地区属海洋文明(2 分)
22、(18 分)
(1)商鞅变法(2 分); 建立县制(2 分)
(2)雅典(2 分);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 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 松比赛的发源地等。(除政治领域外,举出一例即可,2 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2 分); 意义: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2 分)
(4)大化改新(2 分); 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或 封建国家(2 分)
(5)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强调改革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2 分)
23、(16 分)
(1)秦始皇或嬴政(2 分); 灭六国,统一全国(2 分)
(2)②③; ①④(4 分)
(3)罗马帝国(2 分)
(4)丝绸之路(2 分); 汉武帝(2 分); 措施: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 奴;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等。(写出一点即可,2 分)
24、(10 分)
(1)儒家思想。“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 大投入效应”体现孔子提出统治者应体贴民情、爱惜民力,或孟子提出仁政。(4 分)
(2)B 或韩非子。原因:当时社会是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需要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 思想来维护统治。(3 分)
(3)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
②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