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四)附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四)附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1.早期城市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的时间与对应区域是()
A.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 B.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
C.约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 D.约公元前3000年黄河流域
2.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是()
A. B. C. D
3.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楔形文字
4.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B.礼乐制度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D.世袭制和礼乐制构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
5.小明梦见自己来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他可能看到的有()
①到作坊看青铜冶炼的过程②许多信佛者到寺庙上香
③阅读孔子编辑的《诗经》④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6.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7.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的历史重大变革时期,推动变革的根本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的需要 C.分封制的衰落 D.人民的愿望
8.秦始皇采取下列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文化控制
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巩固国家统一
9.成年男性公民格瓦达和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一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
A.格瓦达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C.玛利亚参加公民大会,格瓦达在家干农活D.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议事
林凡在旅游途中拍到了右图建筑物。据此回答第11~12题。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的结合
B。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国家“元首”,使罗马民主制达到全盛
C。中古欧洲时法兰克等国的君主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D.中古欧洲时封臣对自己封主的封主有臣属关系
11.对此照片所示建筑物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中世纪风格的基教教建筑
B.这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
C.这种建筑仅存在于西欧地区
D.反映了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
12.对右侧宗教建筑相关的宗教认识正确的是()
A.它的创始人是耶稣 B.它诞生于阿拉伯地区
C.其宗教经典是《古兰经》 D.曾被阿育王奉为国教
13.“元老院掌握国家政权”“斯巴达克起义”,和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
A.雅典奴隶制民主制度的全盛 B.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C.希腊文明的繁荣 D.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4. 下列属于阿拉伯人的文化成就有()
①发明了拉丁字母②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清真寺
③创作了文学名著《荷马史诗》④医学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②④
15.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①与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②在街上看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16.他们给中国带来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他们在埃及发现了希腊文化,还接触了印度的数学和哲学。他们的脚步所到之处,都出现了学习的热潮。上述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古印度人 B.阿拉伯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希腊人
17.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中,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
A.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B.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C.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D.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18.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最能代表当时东西方文明高度发展的成就是()
A.青铜技术罗马法 B.皇帝制度民主制度
C.甲骨文金字塔 D.百家争鸣民主制度
19.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西欧等级制度森严 B.神权在精神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西欧遭受战争破坏 D.西欧庄园农奴生活悲惨
20.西欧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①封建庄园的出现②封建农奴制度与封建等级制度
③城市的兴起 ④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 下列属于斯巴达与雅典的共同特征是()
A.手工业发达 B.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发的城邦国家
C.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 D.尚武善战
22.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2世纪的伦敦作为经济和政治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城市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西欧城市经济是自给自足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下列成语或典故不属于刘邦和项羽“楚汉之争“时期的有()
A.约法三章 B.破釜沉舟 C.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D.四面楚歌
24.山东省的简称为“鲁”,源于我国西周时实行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郡县制
25.下列关于右图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这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C.刘邦领导了这次起义,并建立汉朝
D.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戍边农民途中遇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
26.(8分)横亘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个帝国的疆域图
图1 图2
(1)图1和图2分别是哪一帝国的疆域图?(2分)
材料二:两大帝国的文明
图3:一部刻在铜板上的法律 图4:十个数字符号
(2)图3和图4分别是材料一中哪一帝国的文明代表?结合图3和图4说说它们分别对世界文明有何巨大影响?(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大帝国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27.(8分)读下列地图和图片,回答问题。
(1)图①是哪一世界性宗教的传播路线?判断依据是什么?(3分)
(2)图②——⑥建筑中哪三图属于上题中这一宗教的(填序号)?(2分)
(3)比较图②——⑥的建筑风格,你可得出哪些结论?(3分)
28.(13分)早期文明多元发展,异彩纷呈。读下列地图和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早期文明分布图
图1:世界早期文明分布图
(1)图中A-E均为人类早期文明,请根据下列提示,指出所对应的文明分别位于图中哪一处?(在括号内填字母,3分)
①这里医学发达,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已初步知道了解剖学的知识。()
②这里天文学比较先进,创造了七天一星期制度。()
③这里曾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还编称:四个等级分别是造物主“原人”用自己身体的四个部位变成的。()
材料二:早期文明的政治现象
图2:某官僚制度示意图图3:雅典人在发表演说
(2)图2所示的官僚制度最早出现于图1中哪个早期文明(填字母)的哪个朝代?该制度的创立者是谁?(3分)
(3)图3反映的雅典政治制度与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根本不同?这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4)按早期文明诞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将ABCDE五个早期文明进行分类。(2分)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中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6分)
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⑤(2分)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2)习近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借鉴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2分)
(3)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4分)
30.(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编制年代尺】
材料一:我国王朝更迭示意图(部分)
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从①到③反映了我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收集史料】
材料二: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
(2)材料一中的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诗歌歌颂了他的哪一伟大历史功绩?(2分)
材料三:“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干藏有《诗》《书》败家语者,皆诣守慰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贪于权势等”460各儒生方士在咸阳被坑杀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你谈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评价)?(3分)
【整理史料】
自古以来人们对秦始皇评说不一。为了学会正确评价秦始皇,八(1)班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史料。整理如下:
①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②实行陶片放逐法③制定车裂等十多种死刑。
④设置刺史制度⑤要农民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中央设置公民大会和元老院⑦建立了秦朝行政体系
⑧⑨……
【论从史出】
(4)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1分)
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相关史实来论证说明这一观点(至少两个角度以上)(4分)
(5)结合上述,请你用一句简练的话来评价秦始皇,并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4分)
31.(13分)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记载了哪一次变革?根据材料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影响。(6分
材料三:大化二年,孝德天皇发布《田令》,规定“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日本《田令》
(3)该规定出于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2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
26.(8分)(1)图1和图2分别是哪一帝国的疆域图?(2分)
(2)图3和图4分别是材料一中哪一帝国的文明代表?它们分别对世界文明有何巨大影响。(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大帝国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27.(8分)读下列地图和图片,回答问题。
(1)图①是哪一世界性宗教的传播路线?判断依据是什么?(3分)
(2)图②——⑥建筑中哪三图属于上题中这一宗教的(填序号)?(2分)
(3)比较图②——⑥的建筑风格,你可得出哪些结论?(3分)
28.(13分)
(1)①()②()③()(填字母,3分)
(2)图2所示的官僚制度最早出现于图1中哪个早期文明(填字母)的哪个朝代?该制度的创立者是谁?(3分)
(3)图3反映的雅典政治制度与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根本不同?这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4)按早期文明诞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将ABCDE五个早期文明进行分类。(2分)
29.(12分)
(1)①      ;②       ;③       ;④         ;

(2)学派:创始人:(2分)
(3)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4分)
30.(16分)
(1)①      ;②       ;③       ;(3分)
历史发展趋势:(1分)
(2)材料一中的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诗歌歌颂了他的哪一伟大历史功绩?(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你谈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评价)?(3分)
(4)A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1分)
B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相关史实来论证说明这一观点(至少两个角度以上)(4分)
(5)结合上述,请你用一句简练的话来评价秦始皇,并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4分)
31.(13分)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材料二记载了哪一次变革?根据材料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及影响。(6分)
(3)该规定出于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上述措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上述三次变革对我国国家建设有何借鉴之处?(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D
B
C
A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D
D
C
B
B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B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70分)
26. (8分) 1)图1:罗马帝国,图2:阿拉伯帝国(2分)
2)①图1、图2分别是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成就代表。(2分)
②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律,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许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1分)
b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1分)
(不能回答“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X)
3)两大帝国共同特点:①疆域: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②文化: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
27. (8分)
1)佛教(1分);判断依据:该世界性宗诞生于印度(2分)。
2)图④⑤⑥ (答全得2分,不得全得1分,有两项错不得分)
3)结论:①不同宗教的建筑风格存在明显差异。②同一宗教的建筑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3分)
28. 12分
(1)①B;②C; ③ D 。(填字母,3分) (2) 秦朝;秦始皇嬴政(2分)
3)①图3雅典民主政治制度;图2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前者民主,后者专制(2分)
②雅典的民主制度开创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也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秦朝的中央集权官僚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4)A属于海洋文明。 BCDE属于大河文明(2分)(归类若错了,不给分)
29.(12分)
(2)①“仁政”;② 儒家 ;③主张“无为”;④韩非子
⑤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共2分)
(3) (4分)
①反:秦朝统治者采用了法家“法治”思想,制定了严刑峻法,滥用民力,兵役、徭役和赋税繁重,实施暴政,激起了秦末农民的大起义,在农民的起义中覆亡。(2分)
②正: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了赋税、徭役、刑罚,努力减轻人们负担,社会比较安定,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 “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局面。(2分)
30.(17分)
(1)①东周;②战国;③秦朝(3分) 历史发展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2分
2)①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六国,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国长期混战格局的局面。
(3)①“焚书坑儒”(1分)。 ②“焚书坑儒”一方面有利于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1分),巩固统治,另一方面焚书坑儒对我国古代造成巨大损失。(1分)
(4)A 暴君 ①③⑤(1分)
B “千古一帝”。(4分)
①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交流,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纽带,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2分)
②统一货币和度量,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写出两点措施和影响即)(2分)
[③也可回答 建立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可]
(5)①秦始皇一生功大于过,是 “千古一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等(1分)
②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分为二全面评价;应该史论结合,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社会进步有无贡献。(言之有理即可)(2分)
31.(14分)
(1)①春秋时期。②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最先称霸,确立了霸主地位(2分)
(2)(6分)
①秦国商鞅变法。
②措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奖励军功(3分)
③影响(关系):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1分),为“始皇并天下”奠定了基础,(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分)
(3)①大化改新(1分)。
②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2分)
(4)①坚持改革,与时俱进(1分)②政策的制定要保护农民(人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