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某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选项可作为板块内容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1938年的一天,毛泽东跟董必武谈起一件他们共同经历的往事,涉及这样一些关键信息:上海法租界、陈独秀、嘉兴南湖、共产主义。据此推断这件往事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 D.第一次国共合作4.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5 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八大6“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描绘的历史事件( ) ①正确贯彻了中共八七会议确立的方针②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③显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二十一世纪教育网④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这场反帝爱国运动的意义在于( ) ①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这支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军队从南中国出发时有8.6万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不到6000人……”。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红军长征9. 1935年2月,毛泽东在《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城北)中感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此诗创作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国民革命军彻底击溃北洋军阀 B.红军开始逐步改变被动局面C.新文化运动高兴民主科学大旗 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0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出行乘火车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3.一位学者对发生在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的“文化”。这一重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大别山根据地 15 某文告写道;“民众自动武装起来,打倒投降帝国主义的国民党!建立民众自己的苏维埃政权!创造 民众自己的武装力量!到红军中去,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这份文告最可能是( ) A.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新军的宣传 B.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的宣传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 D.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号召16.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该观点的主旨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B.改良比革命更能改造中国的政治C.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漫长 D.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17 .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三大改造18. 1919年温州港进口的日本梅花比1918年减少34.1%,日本 海带减少60.7%,日本布伞减少24.1%。 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中国近代工业诞生,国货增多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C.“五四”爱国运动影响,抵制洋货 D.中日之间爆发战争,贸易受阻19.1924年实现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中共“一大”的召开 B.创立黄埔军校?C.北伐军节节胜利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小明中考后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是(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试题卷 二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21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民。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声讨卖国贼的活动。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6分) (2) 材料二中“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6分)22 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共16分)【材料一】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12.2)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 (2分) 【材料二】陈独秀文摘: 文摘一: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职。批评时政,乃枝节问题,不足论……摘自1915年陈独秀《敬告青年》 文摘二:我曾宣言志在辅导青年,不议时政……呀呀!这些话都说错了……我现在所谈的政治,乃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根本问题。摘自1919年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2)比较两段文摘,陈独秀的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4分)【材料三】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上海、武汉、长沙等八个城市与日本、法国相继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各地成员还利用公开发行的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具备了哪些条件?(6分) 【材料四】: 图一:中共一大会址 图二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以上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联系。 (4分)23.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序号 时间 毛泽东年谱(部分)① 1920年11月间 应陈独秀函约,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②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③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④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全面地总结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材料二:所谓割据,必须走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毛泽东《中国平民战争的战略问楚》材料三: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大国,强大的故人,弱小的红军……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略。——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阅读年谱,指出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事实。(写序号) (2分) 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4分) (3) 材料三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6分) 24.周恩来,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其卓著功勋彪炳千古,其崇高风范铭刻人心。【激扬青春有觉悟】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参加了革命团体----觉悟社,号召“社会革命,阶级斗争,大家齐努力”。由其执笔的《“觉悟”的宣言》声称:“凡是不合于现代进化的军国主义、资产阶级、党阀、官僚、男女不平等界限、顽固思想、旧道德、旧伦常……全认为他应该铲除应该改革的”。--摘编自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概括五四时期周恩来的思想主张。(2分)【生死攸关有胆略】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周恩来主张共产党要加紧组织武装力量,并亲自指挥了南昌起义。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南下,准备到广东建立根据地。途中遭通敌人封堵,转战湘南,损失严重。1928年4月,这支部队在朱德奉领下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巩固和壮大了革命根据地。--摘编自吴超《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周恩来》(2)结合材料分析这支部队在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中的历史作用。(6分)【临危受命有卓识】1936年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到达西安。在弄清情况后,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地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做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决策。——《中国共产党九十年》(3)结合西安事变后的相关史实,说明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性(4分)25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现场】材料一:【觉醒】材料二:《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后前(篇) 类别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思想(启蒙) 65 2 科学社会主义 1 79文学 39 10 俄国研究 4 41新诗 140 101 国民革命 0 13小说 34 15 世界革命 0 20——摘编自《(新青年)研究》(1)材料一该画作比较真实地再现这场爱国运动,请结合画作内容加以说明。(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6分)历史与社会试卷答题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2分) (4分) (2)(2分) (4分) 历史与社会试卷答题卷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C C B A D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A C D B C D 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2分)辛亥革命(4分)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②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③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2)(2分) 五四运动 (4分) 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 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使人们思想得到极大解放 22(1)目的: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或创立民国、建国民政府)(2分) (2)变化:从思想领域斗争转为政治领域斗争(或从思想解放到政治革命);(2分) 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个日本。(2分) (3)“八个城市与日本、法国相继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条件;(3分) “《新青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没有材料各扣1分)(3分) (4)参考答案:图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2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分) 23.(1)①②。(2)经验: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3)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3分原因: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攻打城市损失较大,所以改向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3分24(1)反对封建思想,主张社会革命。2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3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扩大,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初步形成。4分25 (1)能从画中某一内容加以说明即可。如学生游行示威。提出废除二十一条。废除不平等条约 说明这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分(2)变化,前期宣扬新文学,思想启蒙,1分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革命为主 2分原因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3分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