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政治【课标版】必修4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年高考政治【课标版】必修4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1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纲 考纲解读
1.哲学是什么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 着重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必须清楚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对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不同产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方面即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结合哲学命题,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结合古今中外哲学命题,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5.马克思主义哲学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本单元作为哲学的导入部分,主要命题点有:①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根本观点;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从试题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从考查方式看,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明显特点是都在考查是否真正树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从题干与选项的语言上看,很少运用哲学术语,但要对题目作出正确回答必须具备唯物主义的基本素质,这些题目分别隐性地考查了世界的本原、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内容。
题目的隐性考查方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越发凸显出来,从对知识、能力的考查到对综合素质的考查,成为高考命题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复习中要对哲学与真正哲学、哲学的基本派别进行归类总结,搜集著名哲学观点、名人名言、古诗词名句以进行专项训练。高考试题还会联系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及一些名人在哲学思想指导下取得成功的事例,考查哲学的重要性、哲学基本派别及其观点等,这在以往高考中是高频考点,应当重点把握。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①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②实践的追问和对③世界的思考。
(3)哲学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其本义是爱④智慧或追求⑤智慧。
(2)⑥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⑦认识世界和⑧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⑨整个世界以及⑩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
方法论,就是人们运用一定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4)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温馨提示
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是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同时,不要认为凡是世界观或哲学都是科学的。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知识的分类
具体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与反思。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重难突破:理解哲学的含义要注意把握三对关系
(1)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 (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2)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没有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 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家才不至于在研究活动中迷失方向
【例】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上述材料体现了(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解析:通过分析可知,B项说法是错误的;C项片面,哲学也有错误的;D项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因此选A项,正确地体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案:A
◆ 易错点拨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一般与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能将哲学与具体科学等同起来,更不能将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
1.(2009广东单科,24)“我们要坚强,不要哭,要保持清醒,保持体力”,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同学们坚持待援,最终他和同学们一起配合救援人员得以脱险。这体现了(  )
①面对灾害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面对灾害人们应该相互合作 ③团结互助可以战胜自然
④团结互助可以减少损害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坚强坚持、一起配合、获得救援”体现了①②④。③表述错误。
2.(2009上海高考,15)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的是(  )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答案:B
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A、C、D三项所述思想分别涉及的是经济、数学、医学等具体知识,不选。B项所述的《老子》的思想是对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
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背景材料
材料一:近期,教育部制定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2010~202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面向20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重大前沿问题,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研究。开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建设调研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规划。
材料二:2009年11月7日,“2009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在重庆隆重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指导方针和目标任务,对进一步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拥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前瞻性,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
理论分析
1.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对改革和发展必将具有深刻的意义。
3.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人生、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热点预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什么要强调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答案:(1)牢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阐述这一思想体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
(2)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3)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4)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迫切需要以哲学社会科学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解析: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题的主旨就是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对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
1.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C
解析: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项为题干哲学依据,A、B、D三项错误。
2.人们对大自然的追问和思考,离不开哲学的指导。这是因为(  )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③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并不是“科学之科学”,②不正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④不正确;①③符合题意,故应选C项。
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因为(  )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的
C.先进的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正确的方法论
D.哲学是与时俱进的一门学科
答案:C
解析:A项不选,哲学未必都是科学的;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地反映了题干的要求;D项答非所问。
现在,世界上还有不少比较原始的部落盛行“图腾”崇拜,如我国云南个别地方把大树奉为神明,树神庇护他们得到青山绿水,丰衣足食。据此完成4~5题。
4.人们把树当做神灵的观念(  )
A.是自觉形成的
B.触及到哲学性质的问题,是思考世界的一种结果
C.就是哲学
D.给人们提供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
答案:B
解析:这种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自觉形成的,属于世界观的范畴,但并不是哲学,而是触及到哲学性质的问题,是思考世界的一种结果,排除A、C、D三项。
5.有了树,就有青山绿水,就有风调雨顺,人们的生活就有希望。树“图腾”观念的产生说明(  )
A.世界观就是关于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C.人们用思考世界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D.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一定的世界观
答案:C
解析:“有了树,就有青山绿水,就有风调雨顺”,所以人们在生活中充满“希望”,这是人们用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指导行为,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不妥,B、D两项与题意不符。
6.“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
①哲学与科学和艺术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和艺术要受哲学的影响 ④有了哲学思想,就能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家或艺术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题干表明哲学对科学、艺术的作用。①不合题意,②③入选,④错误。
7.(2010福建福州第二次质检)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绽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农户左右为难。一位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水放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 这告诉我们(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C.一定的行为方式决定思维方式
D.哲学能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答案:B
8.据悉,2009年,大学招生第一志愿报哲学系的学生极少,很多同学是被“调剂”到哲学系的……不少人感到困惑,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学哲学专业有什么用呢?上述困惑的存在说明,人们没有认识到(  )
A.哲学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
B.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C.哲学和具体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
D.哲学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B
解析: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哲学的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此题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进行解读,B项符合题意。A、D两项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项与题意不符。
9.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说明(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D.哲学是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
答案:B
解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A项说法不全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项错误。哲学概括的是一般规律,D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答案:(1)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正确思想意识的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了重视正确思想意识的指导作用。
(3)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科学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发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