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1.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4.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 选举民主。(2) 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6.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1) 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 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7.实行民主监督有何意义?(1)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2)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8.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9.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10.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1)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 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 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有哪些?)(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新方针是什么?(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1) 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 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6.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1) 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7.怎样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8.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有哪些?(1)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4) 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9.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