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合理利用网络》课件(30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合理利用网络》课件(30张幻灯片)+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讨论: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呢?
怎样正确看待网络?
利:利用网络可以开阔视野,查阅资料帮助学习,便于交流等。

弊: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第二课 网上生活新空间
合理利用


















































探究与交流
结合教材p17-19页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
如何做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网上聊天
网络游戏
快手抖音
网络动漫
网络学习
网络购物
思考: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网络平台呢?












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选择
Choice
质疑
Oppugn
理解
Understand
评估
Evaluate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自重、自律,文明健康上网。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发现不良信息及违法、违规网站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中学生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
自从微信出现后,在量和质上,信息的传播方式又有了惊人的飞跃。好处大大的自不必说,同样也带来不可避免的一些副作用。凡事有利有弊。人们笑说聚餐是:找个饭局大家一起看手机。有人说:真正的朋友是两人聊天能不看微信。微信又带来了微商,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不少人干脆删了一些群。
??????微信是个好东西,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和交往的便利,但凡是好东西也要有个度。吃饭只吃七分饱,多了肯定不消化。幸福也是七分饱,十分幸福可能就要乐极生悲了。信息也是如此。天天各种信息不分时间的在你脑子里,能消化吗?专家说了,这是充分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且不说这个概念是个伪命题,就是沿用这个概念,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大量的碎片化消息,形成短暂的碎片化思维,久而久之,回首看看,可能是一地鸡毛,留不下多少值得记忆的记忆。
??????人们现在吃饭讲究科学些,注意节食了。信息大概也要节节食。而且,微信带来的信息多半是“零食”,零食别当主食吃,零食吃多了,也会营养不良。
“零食别当主食吃,零食吃多了,也会营养不良。”这句话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互联网上有无限 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 的。 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2.网络信息数量巨大,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














难忍男友家贫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

一位自称上海女孩在网友发帖称,第一次去江西农村男友家过年,因一顿年夜饭难以忍受农村的贫穷落后,连夜赶回上海。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地域歧视等热门话题,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真相: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相关部门展开调查,江西网信办公开辟谣,证实这是一则假消息。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江苏省某女网民,因春节前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纯属虚构。此事起源于个人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方法与技能
1
注意信息出处。
2
关注官方信息。
3
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4
辨识信息内容。
5
向他人求助。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某校贴吧内,一学生发布了自己的一张自拍照片,被另一名同学P图恶搞后转到别的QQ微信群,给这位同学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1、看到了这样图片,你的感受是什么?
2、你怎样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3、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网络虽然是虚拟世界,但是上网时依然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只有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才能够成为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网络无限,自由有限,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4.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活动探究
明亮放学回到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将今天的作业发到校讯通。发完校讯通,一则新闻网页弹了出来,还是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明亮忍不住打开了网页;看完明星,又发了一个好玩的视频,还转发了小学同学发的“紫菜是用塑料做的”消息;又看到救助机构发的一个孩子因疾病需要救助的信息,捐了十元钱……明亮越看越投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妈妈下班回来,后果难以想象。明亮看着妈妈无奈的脸,又想起今天和同学还约了去打球,他懊悔极了……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评价明亮的行为。
2、明亮为什么懊悔?
3、明亮的实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1、请你评价明亮的行为。
明亮利用网络将作业发到校讯通是促进家校沟通的行为,是在合理运用网络;明亮通过网络了解新闻是关注社会的表现;明亮在不确定信息的准确性之前随意转发信息,是缺乏分排是非能力的表现;明亮为救助他人捐款是利用网络帮助他入的表现。
2、明亮为什么懊悔?
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合理使用网络,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影响了亲子关系,还失信于同学。
3、明亮的实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要注意浏览促进学习和工作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前停留,更不可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学会分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相关链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传播网络正能量

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思考:从网民积极为政府工作报告建言献策中,你感受到什么?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思考:短片中如何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













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小组讨论

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我们能做些什么?
如:利用网络捐赠,爱心筹、水滴筹;利用传播优美的音乐、舞蹈视频;利用网络进行举报,弘扬正义;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化;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
本课小结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正能量

合理利用网络








传播网络正能量:

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
要学会信息节食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1.上网也要遵守法律。下列行为中属于合理利用网络的有( )
①语言文明,不侮辱他人人格
②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
③公开网友的个人隐私
④不制造、传播病毒
A.①②③ B. ②③④
D.①③④
C.①②④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2.当你上网见到类似“点击这里,轻松赚取100万”“加入XXX,一个月赚30万”“只付10元,营利10万”之类的诱人广告时,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 )
B.要冷静分析上述信息,区分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C.看到这些信息时,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
D.大胆尝试,积极合作,也许能赚到钱
A.信息无价,机会难得,要及时抓机遇
 1.我们走入了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应该是(  )

 A、越来越分离  B、与任何人都无关

 C、越来越紧密  D、彼此不能分开




3.青少年要文明上网,就要做到( )
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正确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成绩
②做到诚实友好,不侮辱别人
③对于网上聊天的好友,可以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情况,便于约见网友
④不浏览不良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