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测试卷(七)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共45分) 1.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付出了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下面属于他的主要历史功绩的是①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腐朽统治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C.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3.“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A.增强国力 B.地方自治 C.拥蒋反共 D.逼蒋抗日4.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审议,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台儿庄战役5.下列历史事件中,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参与的是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保卫站 D.攻占南京6.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B.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7. 历史谱写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①“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②“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③“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A. 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8.民国时期,新式邮政业得到发展。下列与右图邮票发行同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开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中共二大召开 D.抗日统一战线建立9. 2015年,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记录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下列时间有可能被此书记录的是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10.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国共双方达成同意停止内战③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给下列与毛泽东相关的历史事件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最适合的是A.反对北洋军阀 B.实行土地革命 C.全民族的抗战 D.争取人民解放12.美国投资专家迈克法伯说:“联邦政府给每个人600美元的退税,如果拿这笔钱去沃尔玛消费,钱归了中国;如果拿它买汽油,钱归了阿拉伯;如果买电脑,钱归了印度;如果买水果,钱归了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这说明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化多元化 D.国际竞争激烈13.下列选项中前后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 B.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抗日战争——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D.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4.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37——1945年应该填时期主题词1919—1927年五四风雷,开天辟地1927—1936年国共对峙,走向抗战1937—1945年1946—1949年反抗独裁,走向胜利A.自强求富,中体西用 B.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C.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15.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下列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反侵略战役有①马恩河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莫斯科保卫战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题,每题10分,共55分)1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1916年德法之间的某次战役中,法军总兵力的70个师中有66个师先后参加,德军也有46个师投入战斗,双方伤亡的总兵力高达70万人。据统计,这次世界大战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材料三:使纳粹国家接收无条件投降条款,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会议还决定成立联合国。材料四: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有评论说:当今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不由一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1)图一中对峙的双方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在图二两种力量交锋的这场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描述的是什么战役?依据材料二归纳,这场战役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灾难?(4分)(3)材料三所述是哪次重要会议?(2分)(4)依据材料四,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征。从时代主题角度,谈谈应如何正确处理大国关系。(4分)17.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 的正确道路,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材料一中的“共和之路”指的什么?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特点。(5分)(2)材料二中的“正确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两例即可)?(5分)(3)对比材料一二,你得出什么结论?(3分)18.(10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后,国际舆论将重庆评为全球第三英雄城市。当时的第一英雄城是英国伦敦,多次遭到德国飞机轰炸,但市民没有被炸垮。第二英雄城是苏联的莫斯科,打破了德军的闪电战计划……材料三:“二战”期间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1)与伦敦和莫斯科相比,重庆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但同样被国际舆论评为英雄城市。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其理由。(2分)(2)列举“艰苦的五年”中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2分)(3)概括材料三中罗斯福的主张,并指出该主张成为现实的标志。(2分)(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分)19.(10分)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材料四: “(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4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4分)(3)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参考答案1-5:DADCD 6-10:CBCAC 11-15:BADBD16.(1)一战。斯大林格勒战役。(2)凡尔登战役;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3)雅尔塔会议。(4)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大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减少对抗,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促进共同发展。17.(1)辛亥革命。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不断进步。(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重大事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胜利;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等等。(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18.(1)1937年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迁往重庆;重庆国民政府担任着指挥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的重任,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2)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或平型关战役。(3)世界反西斯国家能够联合起来。标志: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4)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援助与配合。19.(1)抗美援朝。孤立外交政策(或政治孤立)。(2)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3)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得到改善、缓和或结束对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