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社会上期月考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社会上期月考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社会上期月考卷一

命题人:斯丽香

一、选择题(共30分,20小题,每题1.5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掀起了缔约结盟的狂潮。其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 )
A. 三国同盟 B. 三国协约 C. 轴心国军事同盟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情况,导致1914—1918年间厂家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的外因主要是………………………………………………………………………………( )
年 份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厂家数 622 689 941 1275 1644 1973 2321 1965 1795
A. 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列强因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辛亥革命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D.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唱响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5、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6、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空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所做探索的相同之处是(   )
A、都采用暴力手段 B、都是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的改良运动
C、都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D、都想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7、以下代表人物及其历史贡献搭配正确的是(   )
①陈独秀——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李大钊——建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蒋介石——北伐总司令 ④凯末尔——领导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9、从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的十八星旗到中国民国的五色旗的变化,说明了当时中国各族人民逐渐形成的一个共识是…………………………………………………………………………( )
A. 中国由五个主要民族领导 B. 中国的国土范围逐步缩小
C. 中国各民族是一个整体 D. 人们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
10、口号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妇女解放,婚姻自由”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发内战”“反迫害”“反饥饿”
1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北伐胜利进军,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普遍愿望
③全国人民呼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孙中山维护共和屡遭挫折,寻求新力量支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2、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的事件是……………………………………( )
A. 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B. 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C. 1928年张学良通电宣布服从国民政府 D. 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13、“红色之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金华某校组织“红色之旅”——江西行,可以去考察的地方有……………………………………………………………………………………( )
①南昌 ②南湖 ③武昌 ④瑞金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4、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到与国民党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这一方针政策转变的根本依据是
…………………………………………………………………………………………………( )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一二?九”运动爆发
15、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国之祭,民之愿,以国之名祭奠遇难同胞,既可告慰亡者,更能鼓励生者。举行公祭仪式对我们的启迪有……………………………………………………………………( )
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②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防建设
③战争是中日关系的唯一出路 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维护和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鸦片战争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开展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中华民国的建立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爆发 D甲午战争的失败 抗日战争的胜利
18、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 )
A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C抗日根据地建立是抗战胜利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
19、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的事件……( )
A. 德国突袭波兰 B. 苏德斯大林格勒战役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20、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
①辽沈战役 ②贺胜桥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平津战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5小题 )

21.学习历史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分)
(1)作历史年代尺是梳理历史发展脉
络的常用方法。请分别写出下列
年代尺中所列时间发生的对中国
探索革命新道路有重大影响的历
史事件。(4分)
A. 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B.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 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比较法也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面把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比较,请把表格填写完整。(4分)
历 程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学习主要内容 ① ② 民主共和制 ④
性 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3)通过图片了解历史也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面两图显示中华民族的觉醒,它们分别使中国的文学和政治舞台出现怎样的新气象?(2分)


《新青年》杂志 五四运动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以图说史】





(1)图1、图2分别是指发生在天安门的什么历史事件?与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4分)

【用尺理线】



(2)小李将两个“天安门”之间的这段历史画了年代尺,请将
年代尺里的历史事件填在表格中。(2分)

【分类启思】
(3)请从国共两党关系的角度,把ABCD四个历史事件分成两
组(写序号即可),并根据两组历史事件给国家和人民带
来的影响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材料三:


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在战场上使用。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图中A、B两国及其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这两大事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40年代初,中、美、苏等国共同面临的危机是什么?为了应对危机,1942年这些国家采取了哪一联合行动?有何意义?(3分)
(3)从材料三的图片和文字中能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4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松花江上》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材料三:2013年9月,牛津大学教授拉纳?米特的专著《被遗忘的盟友:中国的二战》出版,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反响。
(1)材料一中的“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件?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这一事件有何国际影响?(2分)
(2)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他们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哪一战场的
“守土抗战之责任”?并各举一例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4分)
(3)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说说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述“中国是不应该被遗忘的盟友”?(4分)

25.为纪念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回答问题。(10分)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碑文中“一千八百四十年”,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从社会性质变化的角度,说说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谨记这一历史时刻?(3分)
(2)碑文中的“三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依次取得了哪些战争的伟大胜利?(4分)
(3)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主要经历了哪些政府的统治?(3分)


社会答题卷

一、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B A D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B B B D C C D

二、非选择题(50分)。

21.(10分)(1)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B.南昌起义
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D.遵义会议(4分)
(2)①近代科技 ②君主立宪制 ③资产阶级革命 ④民主、科学(4分)
(3)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分)

22、(1)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各1分)。关系:五四运动使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各1分)。
(2)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2分)
(3)AC一组,BD一组。(2分)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应该加强合作):团强就是力量,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写出一条即可,2分)。

23、(1)德国、三国同盟(或同盟国);英国、三国协约(或协约国)(2分)。影响:这两大集团的扩军备战,造成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最终导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
(2)法西斯的侵略(1分)。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分)。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1分)。
(3)信息: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陆续在战场上使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分)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人类面临的威胁也更大。(1人)
启迪: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要用科技造福人类。(2分)

24.(10分)(1) “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分)
(2)国民党: 正面战场, 台儿庄战役 ; 共产党: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4分)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为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
的历史贡献。(4分)

25.(10分)(1)鸦片战争 从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4分)
(3)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3)



图1 图2 图3

1919 1924 1927 1937 1945 1946 1949年

A B C D

A 国民革命
B 十年内战
C
D


第一组
第二组



材料二: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缔结《三国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日本承认并尊重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意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等。


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


凡尔登绞肉机 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废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