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课件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课件20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猜一猜黄布袋,包银珠,秋天一到满地铺(猜一植物) 稻作文化的印记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一课第一框感知湄公河平原一析自然①纬度带、温度带;②地形;③气候;④水文;⑤土壤自然条件——湄公河平原纬度:低纬度、热带地区,光照、热量充足;
地形:湄公河平原,地形平坦;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丰沛;
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深厚、肥沃。扯秧苗插秧收割打谷播种晒谷二探人文人文条件——大量的劳动力人工劳动、精耕细作印记1——人口稠密
人力水稻相辅相成印记1——人口分布三、悟印记印记2——聚落景观印记2——聚落景观形成独特的聚落景观: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减轻潮湿的程度,适应湿热气候以木、竹为主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高脚楼印记3——饮食习惯 米饭成为当地的主食,各种米
制食品成了稻作文化的一种印记。印记4——精神文化活动 这些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市一家一户,还是集体共同参与?反映了什么? 印记4——精神文化之休闲娱乐很多文化活动也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
柬埔寨传统节日“御耕节”,祭祀天神,祈求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印记4——精神文化之节俗印记4——精神文化之节俗春耕礼是泰国的一项由国王亲自主持的宫廷大典,在每年的五月初举行。这一天,耕牛打扮一新,吃好食,过好日,预兆丰年。人们以此大典来祈求天神,保佑农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是一年开始种植水稻的标志。小 结 稻作文化的印记: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印记1——人口分布
印记2——聚落景观
印记3——饮食文化
印记4——精神文化活动难不倒我练一练1.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人口稠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 )
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人文条件总结反思,学以致用任务:塘栖作为江南水乡,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史,利用周末时间,去找一找塘栖的“稻作文化”,探一探塘栖“稻作文化的印记”。
提示:运河谷仓博物馆、江南水乡博物馆、农村
生活在平原,有不同的生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预习好下一课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学以致用——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地理位置地 形气 候 水 文 土 壤 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特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