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1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教案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重点、难点
1、不会注重效率的必要性
2、兼顾效率与公平
★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课
教师讲授《和尚分馒头》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好多老和尚和小和尚,庙里和尚们吃的东西都是每天从山下运过来的,可是有一天,天公不作美,刮起了台风,下起了暴雨,山路堵了,粮食运不上来了,和尚们可愁死了,念经都没力气了。这时庙里的方丈出来说话了:“大家莫慌张,打起精神来,现在庙里还有20个馒头,我们这里有20个人,本来可以一个人分一个的,但是为了照顾老和尚,就让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这样刚好分完。”方丈刚说完,下面就议论开了,当然,小和尚也有不高兴的。大家在心里数着、算着,这样是刚好吗?不久,热气腾腾的馒头端上来了,大家照老方丈的指示做了,老和尚一个人分3个,小和尚三个人分1个,小和尚真可怜,可也没办法呀,有总比没有好呀。
问题;你人认为这样分配合理吗?为什么不合理
学生:不公平,就不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小和尚干活就没了劲头。
教师总结:可见我们凡事要讲求效率,维护公平(板书)
(二)、师生合作、互动探究
现在某商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某种化妆品,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
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某种化妆品。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美容知识。报酬:30元/天。
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某种化妆品。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美容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化妆品可抽取10元佣金。
将A店的招聘启事与B店的招聘启事进行对比
A店:30元/天
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化妆品可抽取10元佣金
对比后,发现同样是推销化妆品,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学生回答,阐述理由:
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化妆品。
教师抓住学生所说的“工作效率”,进行设问:
什么是效率?
板书:
(一)效率与公平
学生回答:
1、 效率
(1)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学生回答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3)为什么要注重效率
①、注重效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经济目标。
材料展示:中国环境科学院的任陈海院士说,近1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9%,最高达到14、2%,但这种增长却对资源和环境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可以说,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资源浪费为代价换来的。 首先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率低,我国GDP增长的能耗是美国的5、5倍、日本的13倍、德国的7、7倍、英国的4、6倍、法国的10倍、意大利的9、7倍。 其次,环境污染严重。到今天,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正在达到极限。壁如水资源问题,全国70%的河流污染严重,50%的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淮河流域污染企业首先遭到了关闭,继之是太湖地区的污染企业,长江的年排污水量为每年130多亿立方米,水质已严重恶化。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我们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因此,要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追求效率符合我国国情。
(2)、怎样来注重效率
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分配政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能减排。
材料展示
假设你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
一套化妆品市场价是5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300元,而从3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19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才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是你的19倍。
你认为这公平吗?你还愿意干下去吗?
那么什么是公平呢?
2、公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异的存在。
大家一定要注意,真正的公平不是没有差异,只是要把差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像我国上世纪的60-70年代的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不考虑客观差异,这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从公平含义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异公平吗?(不公平)还愿意干下去吗?(不愿意)
可见,我们在收入分配过程中要注重公平,那么注重公平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2)、为什么要注重公平
我们再看看教材61页的“分配不公,企业破产”这幅彩图,大家想象看,这个企业为什么会破产?(分配不公)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分配中注重效率,提高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了起来,但同时目前我国的收入贫富差距已超过国际0.4的警戒线,中国历史上贫富差距空前拉大的时期,这引起了我国新一届政府的高度重视。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生活在同一片蓝那天下的社会弱势群体”可见
②我国存在比较严重的公平问题
看了之后我们肯定不可能无动于衷,但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应该为改变这样的现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出自己的贡献。
生分组分别从国家、政府,成功人士,普通人和弱势群体的角度谈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怎样实现社会公平
生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归纳:
国家社会: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第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解释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初次分配包括:1.居民提供生产要素所得报酬收入,2.企业在扣除其固定资产消耗和其他运营成本及税收后的净营业盈余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3.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对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征收的生产税和进口税形成的初次分配收入。
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指: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
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体现。
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低保等)
成功人士:先富带后富,积极为落后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捐款捐物(霍英东总计为社会福利事业捐款已逾40亿港元)
弱势群体:积极主动地学习技术、先进经验,为改变现状而努力。
由此可见,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收入分配中既要讲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探究第二个问题: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从感性上知道了效益与公平都很重要,在当代中国一直有 “收入分配中讲求效率与维护公平何者更为重要?”的争论。为了把这个问题弄清楚,我们有必要对效率与公平作进一步的探讨。首先我们来看看效率和公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板书: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生讨论发言
统一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就像我国的上个世纪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对立性:
因为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所以两者又存在矛盾,存在对立的一面。
2、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讨论)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不要再拘泥于谁优先)
(2)、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三)课堂总结
请学生自主组织语言简要复述本框主要内容。
(四)探究与提升
研究性学习课题:
根据所学收入分配与社会平的有关知识,调查汨罗城区人民的收入分配状况;如果存在两极分化,请写出你的解决方案,以邮信的方式向河汨罗市人民政府反映情况。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五)巩固练习
1.下面对效率不正确理解的是 ( C )
A.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C.要效率就不能讲公平
D.效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目前我国分配体制内“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现象同时并存,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采取了“调高”“扩中”“保低”战略,目的是( D)
A、既鼓励先进,又鞭策落后
B 、消除收入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C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D、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某企业由于分配不公,老板讲排场、摆阔气,职工利益一再受损而纷纷辞职,结果企业破产了。
3.由于分配不公,导致企业破产,这说明 ( B )
①收入分配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②分配方式恰当,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③分配不当,则阻碍生产的发展,降低效率
④分配对生产有决定作用
4、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B )
①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② 能完全克服市场调节的缺陷 ③能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国家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等方针要求,它有利于( D )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③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④维护社会公平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