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3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一课时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
  (1)理解文化发展地实质和文化发展的途径;
  (2)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和深刻意义;
(3)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能力:
  (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实质在于创新能力。    (2)能够举例说明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2)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各种文化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选唱王洛宾作品中的一首。(多媒体展示王洛宾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大阪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
生:(略)
师:王洛宾的歌为什么受我们喜欢?
生:他把传统的民歌加以创新 、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师:分析的很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板书课题: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一课时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板书)
  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板书)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的创新的意义。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板书)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解释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性活动。
探究活动- 现代革命音乐先驱——冼星海
展示材料: 2005年6月10日,中 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召开座谈会,纪念伟大的人民音乐 家冼星海诞辰100周年。 冼星海是我国现代革命音乐的先驱。1938年,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祖国便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在抗日救国的斗争中,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
-师:通过了解创作过程,请同学们说一说他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回答):略
师(小结):通过了解冼星海这创作过程,我们知道它们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来自于社会实践。
  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板书)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板书)
师:朱熹曾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这些都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
生: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板书)
师:阅读49页虚线框的材料:感悟不同社会实践决定了不同文化
--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生: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师(小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过渡:《礼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不破不立,没有打破旧的框架,就难有理论和实践的进步与创新。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比彻 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展示材料:
比彻 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美国在统一前,南方仍然实行农奴制度,广大的黑人在庄园中辛苦劳作,深受剥削,命运悲惨。斯托夫人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深深地被他们的不幸命运所打动,以饱含感情的笔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
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终的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下了“一个妇人发动一场大战争”的话。
提出问题:
师:(1)为什么“一个妇人的一部小说能发动一场大战争”?
(2)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生:(略)
师:(1)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2)从“这为最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后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我们可以看出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板书)
1.创新的意义(板书)
师:文化创新有什么意义呢?列举古往今来关于创新的评价
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创造文化精品的必由之路。
师:创新的意义如此之大,那文化创新呢,它将产生怎样的作用?
2.文化创新的作用(板书)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师: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的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师:另一方面,我们还看到除了对社会实践的推动作用,文化创新还促进了民族的繁荣。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板书)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女子十二乐坊的传奇故事
【图片展示】:民乐改革--女子十二乐坊--显现欣欣气象,繁荣了民族文化
师(强调):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板书)
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板书)
师:【图片文字展示】--《离骚》、《九歌》、《水浒传》、《三国演义》均取材自民间,在民间口述文字的基础上加工形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
生: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生: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2.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板书) 
3.当代中国文化创作者的使命和职责。(板书)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即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我们要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
【板书设计】
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3. 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影响
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化创造的主体
2. 当代中国文化创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课后反思】通过这堂课由学生熟悉的民歌入手,设置探究问题,符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与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 通过丰富的素材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避免了苍白的说教,并在此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