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聚焦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时政热点】聚焦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加强新兴产业合作 提升两岸竞争力
——聚焦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10年7月10日,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开幕。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与会人士将围绕“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这一主题,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进行研讨,并举办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
贾庆林代表中共中央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领导人倡议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促进两党及两岸各界人士交流对话的一个重要平台。以往五届论坛围绕两岸民众普遍关心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合作的重要议题,汇聚群贤、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描绘蓝图,对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产生了日益广泛的积极影响。本届论坛是两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反映了两岸同胞对加强两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共同期待,适应了两岸经济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客观需要。
理论分析
(一)经济生活
1、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要求。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让两岸经济、文化、教育市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趋势,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两岸需要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尽快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长效机制,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形式,提高合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最大可能地提升两岸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抵御外部风险的整体实力。举行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政治生活
1、我国政府的职能。本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围绕“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的主题展开,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体现了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两岸教育交流,更加注重围绕提高两岸竞争力这一目标,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造就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优秀传统,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风尚。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了国家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的职能。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经济文化合作和交流是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本届经贸文化论坛是对前五届经贸文化论坛的一种深化,也是对两岸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一种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从“九二共识”到经贸合作,从经贸合作到经贸文化论坛,以往五届论坛对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产生了日益广泛的积极影响,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通过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
4、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方面,它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两岸竞争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5、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加强经济合作中共同推进两岸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支撑,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通过两岸的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可以增强国家的经济、文化实力和两岸人民的凝聚力,提升两岸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文化生活
1. 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本届经贸文化论坛将会大大促进两岸的文化和信息往来,增强两岸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坚实基础。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在本届论坛上吴伯雄表示,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同文同种,具有共同的血缘和文化,构成两岸加强合作交流的最大动力,体现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
3.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贾庆林强调,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应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优秀传统,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风尚。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生活与哲学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本届论坛是两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反映了两岸同胞对加强两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共同期待,适应了两岸经济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客观需要。
2、联系的观点。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以往五届论坛的实践证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割断两岸的这种联系。本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必将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间的联系。
3、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部分的优化会增强整体的功能。两岸经济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合作潜力巨大,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大力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坚持发展的观点,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想问题、办事情的具体表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符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使大陆和台湾的经贸文化联系更加紧密,对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训练
1. 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让两岸经济、文化、教育市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来实现。
A.市场的调节作用
B.政府的行政干预
C.计划的调节作用
D.法律的约束
2.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进行研讨,之所以要加强合作,这是( )
①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②市场经济平等性、法制性的内在要求
③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的内在要求
④价值规律的根本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领导人倡议举办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促进两党及两岸各界人士交流对话的一个重要平台。以往五届论坛围绕两岸民众普遍关心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合作的重要议题,汇聚群贤、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描绘蓝图,对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产生了日益广泛的积极影响。两岸经贸论坛成功举办( )
①进一步推动了两岸关系发展 ②有利于建立国共两党高层对话机制
③说明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④有利于台海和平,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对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也必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加强两岸文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加强两岸同胞的精神
②加强两岸文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③加强两岸文化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本届论坛是两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反映了两岸同胞对加强两岸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的共同期待,适应了两岸经济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客观需要。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是坚持了(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意识的能动作用
6.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以往五届论坛的实践证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割断两岸的这种联系,体现的哲理是( )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规律具有普遍性 C.意识具有主观性 D.联系具有条件性
7.2010年7月10日,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开幕。论坛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与会人士将围绕“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这一主题,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三项议题进行研讨,并举办文化教育专题座谈会。
(1) 运用经济学知识,如何正确看待“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为主题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 用联系的观点, 说明两岸经贸文化合作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3)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在两岸经贸文化合作中,两岸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B 6、A
7、(1) ①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要求。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让两岸经济、文化、教育市场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趋势,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以及两岸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举行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利于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部分的优化会增强整体的功能。两岸经济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合作潜力巨大,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大力提升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充分利用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克服不利联系,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两岸的经济文化发展,也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及台湾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3)①政府是国家职能的履行者,在两岸的经济合作中,政府要正确履行经济职能,加强贸易和交流的引导,加强宏观调控。②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在新兴产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台湾当局要抛弃政党隔阂,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服务,造福于人民。③政府要积极进行体制的改革,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为两岸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