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导学案+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导学案+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课件
回顾复习:上节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的有关内容,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如何?
新知导入
学习目标
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教材知识。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说出战国形势变化,识别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结合地图讲述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并归纳这些战争的特点,归纳总结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及时代特征。(重难点)
目标3:结合微课、地图、史料、教材内容,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说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商鞅变法的意义。(重点)
目标4:结合微课、都江堰示意图、教材内容,说出都江堰的修建者、修建时期、地点、组成、功能,分析归纳都江堰修建的意义。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记录反馈老师。
自主学习
问题: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新知讲解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东 南 西 北 在中间 (上中下)
战国七雄的方位:
主要的战役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你能说说这些战役的相关故事吗?








围魏救赵

减灶诱敌

纸上谈兵
桂陵之战:齐魏(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列表梳理:
时期 主要
战役 交战
国家 典故 影响



桂陵之战
战 国
魏、赵、齐
围魏救赵
赵国得救
马陵之战
魏、齐
减灶计
齐国强大起来
长平之战
秦、赵
纸上谈兵
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思考: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
战争特点:
战争的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
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合作探究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和历史影响有什么不同?
(1)特点:①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能决定胜负,强者通过召集会盟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齐桓公称霸就是典型代表。
②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有时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人,战争的残酷性尽显。
(2)影响:①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②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如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睢阳

临淄

咸阳


























邯郸





大梁



中山
洛邑


































东周都城
诸侯国国都
诸侯国疆域







乐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商鞅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七 雄 与 战 国 时 期 的战 国 变 法
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商鞅变法
1、背景:
①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②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
2、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取胜
新知讲解
3、时间:
公元前356年
4、支持者:
秦孝公
5、改革者:
商鞅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商 鞅 变 法
内容 意义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建立起官僚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内容 意义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商鞅铜方量
废除了旧制度,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国富)
内容 意义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加强战斗力 (兵强)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商鞅变法得到了掌握国家统治实权的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3)商鞅采用徙木赏金的做法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4)商鞅变法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广大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5)商鞅具有改革家的魄力和勇气,敢于同阻碍变法的旧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合作探究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________年 2.人物: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___
3.地点:成都附近的__________
公元前256
李冰
岷江
新知讲解











都江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离堆













分水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3、组成:渠首和灌溉网。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4、功能:防洪、灌溉、水运
分析归纳都江堰修建的意义。
都江堰修建的作用

(1)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2)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3)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2000年,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乱悠悠的局势,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由征服、称霸变为兼并、消灭。兼并战争加速了分裂局面的结束,使国家逐渐走向统一。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谋求在兼并战争中取胜而纷纷变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为秦国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课堂巩固
【1】益阳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齐、楚、秦、燕、赵、魏、韩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A
【2】战国时期的各国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为显著。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D.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愿望
C
【3】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作用是( )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C
谢谢观赏!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训练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史书记载:“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引文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桓王强大 B.周王室衰微 C.诸侯争霸 D.郑伯成为霸主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大意是说周天子(桓王)罢黜了郑庄公在中央的官职,郑庄公从此就不去上朝面圣了,周王因此召集诸侯攻伐郑庄公,郑庄公不但不认错投降反而反抗王师,还射伤了桓王,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已经无力控制诸侯,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没有体现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或郑伯成为霸主,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王华同学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搜索到下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

A.武王伐纣 B.平王东迁 C.春秋争霸 D.国人暴动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齐桓公、楚庄王等”可知,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春秋争霸,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实力大增,对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诸侯,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武王伐纣、平王东迁、国人暴动,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大大了提高军队战斗力。C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有利于促进封建社会的确立。A项不合题意;商鞅在政治上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不合题意;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4.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楚国 B.韩国 C.秦国 D.燕国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作战有功获得爵位”“勤于耕作免除徭役”“县”,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中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从而得出这都与秦国的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关。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商鞅变法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5.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提示信息“创开天府古神仙”,结合课本所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符合题意。远古时代尧舜禹都治理过黄河,A项不合题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著的《道德经》阐述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项不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6.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的威信与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了力量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国在齐桓公当政以后,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齐桓公稳定内政以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所以,ABCD项都是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管仲改革,它使齐国富强起来,为称霸准备了物质条件。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抓住齐桓公称霸的根本原因是关键。
7.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是公元前344年12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其中有一项内容是统一度量衡,让秦国各地在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上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给当时的商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题干图片铜方量是古代计算容积多少的器具,正符合商鞅变法采取的统一度量衡措施,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
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该水利工程修建后,“水旱从之,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尤其是在201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处于震区的该工程局部的地表仅出现裂缝而分洪功能正常,足以看出它的坚固。该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灵渠 C.都江堰 D.郑国渠
【答案】C
【解析】通过“蜀志”、“天府”、“汶川”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水利工程应该在今四川盆地成都附近。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大运河、灵渠和郑国渠都不是在成都平原兴建的水利工程,ABD均可排除。该水利工程指的是C都江堰,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地理位置进行判断,需要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的地区。
9.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
A.管仲 B.商鞅 C.王莽 D.张角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B选项符合题意;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A选项不符合题意;9年,王莽建立新朝。C选项不符合题意;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的商鞅变法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10.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A.灵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三峡大坝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片1是灵渠,图片2是大运河,图片3是都江堰,图片4是三峡大坝。其中,都江堰让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某同学梳理商鞍变法主要内容时列表如下,其中①处应填写( )



A.奖励耕织 B.确立县制 C.严明法度 D.统一文字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济上奖励耕织,政治上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军事上奖励军功,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战国时期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
①桂陵战役 ②马陵之战 ③牧野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桂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赵交战,齐派孙膑率军救赵,齐军在桂陵大败魏军。②马陵之战: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交战,魏国在马陵遭到齐国的埋伏,此后,魏国大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④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进行了长平之战,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③牧野大战发生在商朝末年,不是战国时期。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可用排除法解决本题,③牧野大战发生在商朝末年,故把包含③的ABD排除,故选择C。
14.下图反映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北方人口向江南地区迁移 B.“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
C.铁器和牛耕得到广泛应用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开始被广泛使用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关键词“韩赵魏”可知,此地图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铁农具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我国进入铁器时代;战国时期,牛耕逐渐推广,开始用两牛牵引进行耕作,故C符合题意;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向江南地区迁移,故A不合题意;西汉开通了丝绸之路,故B不合题意;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韩赵魏”是解题的关键,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得到广泛应用。
15.下列古代史上著名的战役与其相对应的成语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有( )
A.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B.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C.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D.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公元前632年,城濮大战中,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故正确答案为A。BC是战国时期的成语,D是秦末农民战争中产生的成语,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种“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答案】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解析】依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管仲相桓公”的成就是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2)战国时期各国都掀起了改革潮流,请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改革的名称,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答案】商鞅变法;秦孝公
【解析】依据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并取得了成功,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3)如果你是变法时期这个国家的一位农民,你怎么做才可以获得爵位与土地?
【答案】参军、并立下军功。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如果我是变法时期这个国家的一位农民,你会参军、并立下军功,因为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改革可以让一个国家进步;变法使国家强大;坚持改革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结合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可以让一个国家进步;变法使国家强大;坚持改革,才能使国家进步。


17.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那一次著名的变法?
【答案】商鞅
【解析】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材料二“……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是商鞅变法的结果。因此材料一、二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商鞅变法。


(2)根据材料结合你学习的知识,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建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制,改革户籍,严明法度,废除井田,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
【解析】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法令规定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政治上,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加强对人民的管理。经济上,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好的农户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袭制;建立县制;改革户籍,严明法度;允许土地买卖,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了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答案】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解析】根据材料二“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可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4)这次变法对秦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秦的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18.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商鞅方升图》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富国强兵
【解析】根据“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





(2)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
【答案】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
【解析】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内容有: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统一度量衡,在秦国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这些措施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
【答案】达到了目的,因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析】结合所学,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変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变法的目的。变法符合了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进步,所以是一次成功的変革。
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法家 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实行编制户口,加强刑罚。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各家相互纠察,一家犯法,其他必须告发,否则就以相同罪名论处。同时推行县制,以加强
中央集权。这种规定符合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君会站在法家这边,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实行编制户口,加强刑罚。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各家相互纠察,一家犯法,其他必须告发,否则就以相同罪名论处。同时推行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这种规定符合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

(5)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参军,立下军功
【解析】商鞅変法中规定,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对于平民而言可以通过军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6)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材料二与哪一点变法内容相关?
【答案】统一度量衡
【解析】材料二的《商鞅方升图》,是商鞅变法时期颁布的标准量器,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步训练试卷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史书记载:“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引文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桓王强大 B.周王室衰微 C.诸侯争霸 D.郑伯成为霸主
2.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工具。王华同学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搜索到下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应是( )

A.武王伐纣 B.平王东迁 C.春秋争霸 D.国人暴动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4.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楚国 B.韩国 C.秦国 D.燕国
5.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6.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的威信与能力 D.管仲改革壮大了力量
7.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8.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该水利工程修建后,“水旱从之,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尤其是在201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处于震区的该工程局部的地表仅出现裂缝而分洪功能正常,足以看出它的坚固。该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灵渠 C.都江堰 D.郑国渠
9.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
A.管仲 B.商鞅 C.王莽 D.张角
10.下列哪一幅图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


A.灵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三峡大坝
11.某同学梳理商鞍变法主要内容时列表如下,其中①处应填写( )



A.奖励耕织 B.确立县制 C.严明法度 D.统一文字
12.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战国时期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这项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13.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
①桂陵战役 ②马陵之战 ③牧野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点睛】可用排除法解决本题,③牧野大战发生在商朝末年,故把包含③的ABD排除,故选择C。
14.下图反映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北方人口向江南地区迁移 B.“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
C.铁器和牛耕得到广泛应用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开始被广泛使用
15.下列古代史上著名的战役与其相对应的成语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有( )
A.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B.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C.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D.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种“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战国时期各国都掀起了改革潮流,请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改革的名称,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3)如果你是变法时期这个国家的一位农民,你怎么做才可以获得爵位与土地?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7.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那一次著名的变法?

(2)根据材料结合你学习的知识,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3)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了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4)这次变法对秦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8.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回忆所学内容,完成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商鞅方升图》

(1)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他的变法从何时开始?






(3)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理由。




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5)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6)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材料二与哪一点变法内容相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