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产生复兴中华的意愿。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稳步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激起学生为国骄傲的爱国热情。本课时是第十一课的第三课时,主要是从我国汽车、石油工业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教材首先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中创造的很多个“第一”;接着文中又呈现了中国在十多年内改变“贫油”面貌的原因;随后,课文介绍了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做出贡献的邓稼先以及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典型代表人物的故事。(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关于中国工业发展:学生对于工业这个词的范畴可能还不太清楚,但从他们的生活入手,从汽车这个大家都比较熟识的话题进入,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也会比较感兴趣。关于石油工业:一小部分学生可能通过家长口述或是媒体对王进喜这个人物有所耳闻,但中国人改变“贫油”面貌靠的是什么?这是需要学生在课中进行学习和了解的。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产生对新中国建设者的敬仰之情。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行为与习惯: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学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形成一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角和活动园的解读,了解我国汽车、石油工业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状况,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 认识和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4.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知道中国工业发展背后的原因,感受自力更生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汽车、石油工业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状况,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 认识和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2.教学难点: 1.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产生对新中国建设者的敬仰之情。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四、教学设计思路第一,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工业飞速发展,创造了很多个“第一”;第二,认识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背后的自力更生的精神;第三,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五、教学技术与教学媒体应用1.器材:黑板、板贴。2.课件:PPT、视频等。六、教学过程(含活动作业单)(一)课前完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自力更生创造的“第一”的小调查(二)课中活动一:观看图片,谈话导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但在这之前,我们好多工业品甚至生活用品都不能自己生产,要依赖进口这些东西是进口的,是洋人带来的,所以名字里带“洋”!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课,了解国人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这段历史(板贴课程)活动二:了解家中的“中国制造”,揭示课题“洋”名字的来历?出示图片:了解旧时的洋货,在旧中国,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名称前面加了“洋”字呢?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最普通的工业用品呀!为什么那时我们不能制造呢?(在旧中国,我国工业落后,) 找找家中的“中国制造”交流家中的“中国制造”的物品师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开始通过自主创新,制造属于自己的各种工业产品,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开始创造自己的新生活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屹立在世界东方 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这一课出示课题:屹立在世界东方 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板贴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交流,学生初步认识到由于工业的发展,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我们国家基本上都可以自己制造了。活动三:观看第一汽车视频,感悟自力更生的精神1、中国“第一”展览会师: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私家车,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汽车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属于我们中国的第一辆汽车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播放解放汽车生产视频简单介绍“第一汽车制造厂” 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 年 12 月,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在参观斯大林汽车厂时,毛主 席对随行的同志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工厂。 1952 年 7 月,中央正式决定成立汽车工业工厂。1953 年 7 月 15 日,一汽举行了隆重的 奠基典礼,在长春孟家屯这块曾是日军“100 部队”细菌工厂废墟上,一场规模空前宏大的 建设工程迅速展开。 1956 年 7 月一汽正式建成投产,7 月 13 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 牌汽车试制成功。7 月 14 日,当装配出的第一批 12 辆 4 吨解放牌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 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师:看了视频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第一辆中国汽车的诞生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预设:生1:条件艰苦,连厂房都是建在细菌工厂废墟上的 生2:技术跟不上,经过无数次试验……师小结:是的,自力更生之路并不简单,第一汽车制造厂克服了种种困难,不屈不挠,在艰苦奋斗中获得了成功。2、师:课前,请同学们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中国人创造的“第一”小调查,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的第一”?出示调查表,小组交流,说一说这些“第一”中体现了哪些自力更生的精神。“中国第一”调查表中国“第一”具体内容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体现的精神预设: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条地下铁路、第一个南极科考站、第一个高科技农业基地、第一次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感受吗?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知道大家都特别激动,中国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出无数个“第一”。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群众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四、主题探讨,建设者的模范事迹图片出示(四位代表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雷锋),师: 大家一定都认识了这几位人物,当时各行各业涌现了大批劳动模范,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作为贫油国,我们是如何在十年里改变贫油面貌;如何在刻苦攻关,研制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两弹一星”的?课前大家已经分组收集这4位人物事迹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分享调查成果。1、分组交流 “铁人”小组 学生介绍有关王进喜的主要事迹,出示王进喜的具体形象等资料。展示“铁人”的诗,感受王进喜的奋力拼搏的精神。 问题:结合王进喜的事迹,谈谈你对“铁人”精神的理解! “铁人”精神概括为:艰苦奋斗、勇于献身 “两弹元勋”小组学生介绍有关邓稼先的主要事迹。师: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他们在研制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从身上你感受到的又是什么精神呢?师小结:奋发图强、刻苦攻关。(板书) “好干部”小组 学生介绍有关焦裕禄的主要事迹,展示焦裕禄亲自检查田间农作物生产情况、焦裕禄椅子的图片以及人民和国家对“好干部”的评价。 科学求实、迎难而上 板书 “好战士”小组 了解雷锋事迹,阅读《雷锋日记》选录,了解雷锋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板书) 师总结: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全面恢复、发展,许多工业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已经魏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板书:11、屹立在世界东方——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艰苦奋斗、勇于献身奋发图强、刻苦攻关 科学求实、迎难而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七、教学效果八、特色创新九、教学反思(成功、困惑、改进、感悟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