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社会·法治试卷友情提示:1、本场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请考生注意时间。2、全卷试题共26题,请考生将答案全部写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上。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1、下列关于古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字是楔形文字B.埃及人制定了人类第一部“太阴历”,对后世影响很大C.埃及法老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颁布了《十二铜表法》D.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2、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与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下列属于当时东西方文明发展成就的是( ▲ )A.行省制度; 《神曲》 B.甲骨文; 拉丁字母 C.百家争鸣; 民主制度 D.造纸术; 蒸汽机3、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是( ▲ ) A.禹建立夏朝 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C.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D.夏朝建立国家政权机构 4、《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 (?http:?/??/?www.21cnjy.com?)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焚书坑儒5、“失败乃成功之母”指的是无论什么失败,只要你跌倒后能马上爬起来,跌倒的教训就会成为有益的经验,帮助你取得未来的成功。主要思想与这一段话的意思一致的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兵家6、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7、在古代文明冲撞和交融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催生了佛教的产生。 B.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促使基督教产生C.阿拉伯数字在波斯帝国扩张时传到东方 D.伊斯兰教传入欧洲后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8、近代有学者评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这反映了汉武帝的功绩是( ▲ )A.北伐匈奴,安定边疆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削弱封国势力 D.强化监察制度9、小欣同学在网络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那么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刘邦 项羽 B.陈胜 吴广 C.商鞅 秦孝公 D.李斯 蒙恬10、小兰代表八年级某班参加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她抢答了这样一道题:“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什么条件?”( ▲ )A.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B.欧洲封建等级制度 C.西欧城市的兴起 D.东罗马帝国的灭亡11、2018年3月5日是第20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在这一日的到来之际,全国各地举行了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下列我们青少年能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是( ▲ )A.走上街头抓小偷 B.认真完成作业 C.向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D.无偿资助艾滋病孤儿2018年4月29日,长沙市天心区坡子街的学生志愿者们来到游客如云景点,捡拾垃圾并为游客提供力所能及帮助,游客们纷纷为他们点赞。据此完成12—13题12、上述学生的行为是( ▲ )A.虚荣的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诚信之举 D.是在作秀13、这些学生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是( ▲ )A.遵守社会习俗 B.树立开放意识 C.了解国家大事 D.投身社会实践14、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15、晓东最近经常上网查找资料、学习、提交作业、与同学们讨论交流问题等,但妈妈总是有所担心,试图阻止他上网。 为打消妈妈的顾虑,晓东应该( ▲ )①明确上网的目的,同时规定好时间 ②浏览有益于成长的信息③不向陌生人泄露个人信息 ④不沉溺于网络,处理好学习与网络的关系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6、中学生小明的爸爸种植的蔬菜只能在附近的集市销售。小明暑假回家,用手机在网上推广和售卖爸爸种植的蔬菜,一时间蔬菜的销量大增。这说明了(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 ②网络已经成为现在经济贸易的主要途径③网络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④网络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17、平日沉默寡言的小梅同学在数学课上提出一个新颖的解题方法,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她感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自此,她的发言越来越踊跃,性格越来越阳光。这表明( ▲ )A.她陷入了虚荣的误区 B.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C.尊重他人要平等待人、换位思考 D.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18、下列做法中符合交谈礼仪的是( ▲ )①内容文明、语言文明 ②无视他人,个人长篇大论 ③态度谦逊、语气友好④坚持自己的观点,无礼辩三分 ⑤谈双方感兴趣的新闻 ⑥一边谈话一边忙着做其他事A. ①②③ B. ②④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19、2018年1月20日,当人们正准备年货时,新华派出所东关大队接到市民报警,自己的孩子因上网被人打伤,正在中心医院救治。接警后,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医院进行调查。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讨回公道的,可以到以下哪个机关请求救助( ▲ )A.公证处 B.妇女联合会 C.消费者协会 D.法律援助中心20、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非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关键词——变革】(12分)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秦朝统一六国,才有以后的“百代皆行秦制”。(1)材料中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并举出其变法内容中影响至今的一项措施。(2 分)【民主之变】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2)“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并举出其除了政治领域外的一项成就(文化科技等方面)(2 分)(3)该城邦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请你评析伯利克里的这段话。(3 分)【仿效之变】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推行改革,把日本历史推入一个新时代。(4)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当时在位的日本天皇是谁? 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3 分)(5)四个变法的结果共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分)22、【关键词——统一】(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是的“秦王”哪一事迹?(2 分)材料二: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秦汉作为承前启后的朝代,统治者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不断推出新的制度和政策,以维护统治。这些制度和政策有:①刺史制度 ②车同轨、书同文 ③皇帝制度 ④推恩令(2)请将上述制度和政策的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4 分)秦朝: 西汉: 材料三:下图中的人物是公元前1世纪时东西方的两位君主,他们开创(或巩固)的帝国虽远隔万里,但却形成了一条联系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东西方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和沟通。汉武帝---西汉 屋大维—— ▲ (3)请在材料三的 ▲ 填上合适的国家名称。(2 分)(4)材料三中的“纽带”指的是什么?西汉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列举两项),在客观上推动了这条交流“纽带”的形成?(3 分)23、 【关键词——思想】( 9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生问题是每年“两会”的焦点,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民生工作要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要坚持不懈,一件接着一件办。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儒家学说从创立到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1)材料一最能体现出材料二中哪位思想家的主张(写字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理由。(3 分)(2)材料二中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写字母)?请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说一说为什么该学派会受到青睐。(3 分)(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观点的正确性。(3 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 分)材料: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 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龙湾外国语学校团委开展“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八年级某班设计的部分活动内容,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活动,希望你能成为大家最佳的合作伙伴。(1)同学们准备对校园的不诚信行为展开调查,请你列出校园中你认为不诚信的行为。(至少写出两种)(2 分)(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请你告诉其他同学为什么要讲诚信。(3 分)(3)在日常生活中,你准备怎样践行诚信?(3 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 分)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平安中国建设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新闻材料】2018年5月31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刘某因故意伤人罪,根据《刑法》作出以下判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以罚金人民币五万元。(1)【填一填】请按照顺序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从刑罚分类看:“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属于 ;“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属于 ;案件中涉及的违法行为属于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面对歹徒如何自护与自救,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2)【辨一辨】你赞同以上谁的观点,简单说明正确的理由(3分)在活动结束后,团支部书记在校园网置顶了一个话题帖子“加强自我防范·我思我行”。(3)【做一做】请你发帖跟帖,发表自己的看法。(2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 分)材料一:中学生到网吧上网情况调查统计表材料二:中学生王某等人由于受网络不健康信息的吸引,经常到网吧上网“寻开心”,后来发展到没有钱上网,就一起到路边拦截学生勒索财物,并先后将几名学生打伤。(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2)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4 分)(3)有人认为:“网络是陷阱,我们青少年要远离网络。”请你结合评析该看法。(3 分)PAGE 1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1—10 D C B B A B B A B C11—20 C B D C D B B D D C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题,共60分)21、(12分)(1)商鞅变法(1分); 建立县制(1 分)(2)雅典(1分);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荷马加工整理《荷马史诗》;悲剧之父;喜剧之父;古希腊哲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发源地等。(除政治领域外,举出一例,1分)(3)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共3分)雅典的民主制度并不像伯利克里标榜的那有美好,他的话仅对一部分(表示不赞同、不同意,1分)一方面,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优点,使公民享受更多的权利(1分)另一方面,建立在奴隶制度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1分)(4)大化改新;孝德天皇;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或封建国家(3分)(5)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强调改革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2 分)22、(11 分)(1)秦始皇或嬴政(1分); 灭六国,统一全国(1 分)(2)②③; ①④(4 分)(3)罗马帝国(2 分)(4)丝绸之路(1分);措施: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等;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写两点,一点1分,共2分)。23、(9分)(1)B (1分)“要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优化医疗服务,减轻群众负担,放大投入效应”(结合材料1分),体现孔子提出统治者应体贴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或者“仁”的思想主张,爱人,关心爱护他人。(1分)(2)C(1分)。原因:当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是一个动荡和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强化国君权力。同时应付战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赋税,要求百姓服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需要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来维护统治。(2 分)(3)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青睐;②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在全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3分)24、(8分)(1)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说谎、答应同学的事不兑现等。(2 分)(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标准;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点3分)(3)1、自觉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3点3分)25、(11分)(1)主刑;附加刑;刑事违法行为(犯罪,严重违法行为)(各1分,共3分)因为该行为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所以是犯罪。(三点各1分,共3分)(2)赞同赵红(1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者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一点一分,共2分。写到两点即可)(3)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维护法律的尊严;知法懂法守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任写两点,两分,言之有理即可)26、(9分) (1)材料一说明不少中学生不能正确利用网络,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缺乏判断能力,不善于利用新媒体资源。材料二说明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会不思进取,不能抵制网络的不良诱惑,容易导致学业荒废,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分)(2)(4分)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要学会“信息节食”;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1点2分,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回答,任意回答两点)(3)(3分)该看法是错误的或者表示不赞同(1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积极作用,也有它的消极影响。 面对网络的利与弊,我们要善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而不应该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拒绝使用网络。(2分,理由可从善于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网络等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得分)PAGE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社会·法治试卷.doc 期中社思试卷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