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二)新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学生认识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知道政府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措施及意义。 政府是一种公共权力,政府行使权力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其权力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公益性与私利性并存是权力的一个特点,因而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可以造福社会。滥用权利则可能谋取私利,滋生腐败。因而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这是人类智慧积淀的结论。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只有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运用,才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确保政府权力的运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旨。 (三)学法指导 1.辨析法。对某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观点进行辨证的辨别分析。比如,本框对"有权威的政府与没权威的政府的区别",即是对这两种对立观点进行辨析。 2.调查法。可搜集本地"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说明政府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例子,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内容,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二、知识点播 (一)依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性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二)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1.制约权力的核心是依法监督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坚持依法监督、依法制约,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机制。 (2)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具体来说: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②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理运行。 应把握住:"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里强调法律为行政的最权威标准,确立法高于人,法大于人的根本原则,使各项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变化而变化,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它包括: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②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③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⑤司法机关的监督;⑥政府系统内部(检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把握这部分内容需要注意: 人大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为全面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防止政府滥用权力,通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监督。法律规定的人大监督手段除质询外,还有询问、提出意见、特定问题调查、做出决议决定、撤职罢免等。这种监督实质上是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规范。 公民监督是指公民个人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公民监督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是否依法行政,有利于促进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舆论监督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反映人民群众对国家政务和其他社会事物的意见。 司法监督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和所有公民的活动是否违反刑法、构成犯罪实行的监督,以及围绕刑事案件对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督。主要包括法纪监督、侦察监督、审判监督、监所监督等。 政协民主监督是指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务提建议、意见和批评。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学习误区:公安机关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是我国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机关。狭义的司法机关就是法院,广义上的司法机关还包括检察院等机关。公安机关是执行治安、保卫任务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属于行政机关体系。虽然它的工作任务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司法职能,并属于我国司法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毕竟是行政机关。所以不能认为公安机关是司法机关。 例题: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农民的承包土地。在没有与该农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通过认真的庭审调查,做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做出合理赔偿。 请回答:(1)这一材料说明了裁次侍猓 /p> (2)怎样确保政府的权力不被滥用? 解析:(1)这一材料说明了:①政府及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②我国公民通过法定渠道(行政诉讼)对政府及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2)建立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行为;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遵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合法运行。 4.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三、学习自评 (一)单项选择题 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建立健全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B.人民群众写揭发信 C.政府"一把手"的监督D.政府公职人员自身提高道德素质 2.从2003年8月15日起,《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规定,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将被追究行政责任。行政问责制的施行,将促进行政领导人() A.严格执法、公正司法B.严格依法行政和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管理D.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2003年以来,武汉市全面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大了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案件的处理力度。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全面实施表明() ①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②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③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④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使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行政许可法》公布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共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360件,其中废止和修订了635件;对行政许可实施机关进行清理后,确定83个国务院部门和有关单位有权实施行政许可。 辨析:减少行政审批,为行政许可立法,就是弱化政府职能。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