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恶作剧的后果教材分析:《恶作剧的后果》截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图文结合,通过情景再现、安全导航、安全演练、知识链接等板块,逐步深入的揭示了恶作剧给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告诉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理解和尊重,懂得生命的可贵。?学情分析:中年级段的孩子正值小学生活的关键期。一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对有些行为做法还存在不确定的认知,有待进一步的明晰。恶作剧就是其中的一种。大多数孩子把恶作剧等同于取乐、玩笑、幽默,认知的差异造成了后果的不同。此次教学针对孩子独特阶段的心理,以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走入生活,走进心灵,帮助孩子学会正常交往,尊重生命。?教学目标:1、通过讲故事、交流、讨论、表演等方式,认识到什么是恶作剧,知道恶作剧给同学们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危害。?2、自觉做到不搞恶作剧,与同学友好相处,并敢于制止别人搞恶作剧。?3、懂得自觉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学会尊重,懂得生命的可贵。?教学重难点:自觉做到不搞恶作剧,与同学友好相处,并敢于制止别人搞恶作剧。?教学准备:课件、案例?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看过杨红樱阿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吗?你觉得马小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漂亮女孩夏林果和笨女孩安琪儿,在马小跳和安琪儿之间曾发生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请自己读一读。?幻灯片出示故事。?设计意图:淘气包马小跳是孩子们熟知的故事人物。此环节以马小跳的恶作剧为突破口,有效引领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情境。?认识什么是恶作剧,讨论危害?1、你支持马小跳这样做吗?请说明理由。?采用还原现场、补充情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核心是明白什么是恶作剧。马小跳是故意行为,他让别人出丑,自己高兴。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其它观看和被恶作剧的人不一定会觉得有趣,往往会适得其反。?你认为马小跳是坏孩子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明白产生恶作剧的原因。(烦躁等)?3、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做??(及时制止,坦诚交流,报告老师,换位思考等。)?设计意图:寻求解决的办法。?4、小结过渡:杨阿姨写的马小跳系列丛书广受欢迎,小孩子觉得那就是自己的生活,大人们寻找到了童年的影子,刘老师把自己和伙伴们的童年恶作剧制作成了一组漫画,请你也来欣赏一下。?出示三组漫画。?设计意图: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深入思考做铺垫。?5、你是否也看到、听到、做过一些恶作剧呢??在回答中教师随机采访、提问、提点,梳理恶作剧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设计意图:丰富恶作剧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寻求解决办法。?6、举例说明善心与善举的关系,恶作剧是可以转化的。?在看到的所有恶作剧中,有一个故事令老师念念不忘,至今还温暖着我的心。?幻灯片出示。?7、过渡:应该说,马小跳是幸运的,因为头发有一定的承重力,椅子也不重,没有给安琪儿带来更多的伤害;我的伙伴们也是幸运的,最多也就是失去了纯真的友谊。可是,有些恶作剧却让人不堪回首,心底淌血。?三、拓展延伸,把握正常交往的基本原则?1、案例一:敲诈信。?这几个学生该不该承担法律责任。?2、案例二:仿真玩具吓人。?你认为这个学生要承担责任吗?为什么??3、案例三:地震了。?设计意图:三个案例,逐步深入,恶作剧与恶意伤害只是一念之间。自己要学会分辨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保护自己,制止别人,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排除危险,发生危险及时报告等,才能健康成长)?五、回顾知识,小结内容?六、布置作业,编排情景剧,演一演?板书设计:?恶作剧的后果????????好奇????????????尊重他人?无聊???????原因——?伤害——办法????及时制止找刺激??????????????????????????????报告老师?……??????……???课后反思:?珍爱生命,加强安全教育是恶作剧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这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初步知道开玩笑过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教育学生不参与影响和危害社会的活动。情景结合,手段多样,学生在听、议、思、谈的过程中逐步明白了要与他人正常交往,懂得自觉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上课的出发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来进行设计,定位是比较准确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学习方法比较恰当。?在上课时如果语言再活泼一些,更多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表演性,效果呈现的会更生动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