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67张PPT。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1-5单元第一单元 《计算器》信息窗1泰山古树红门、中天门和南天门一共有多少棵古树?灵岩寺古树的数量是岱庙的几倍?你会用计算器计算3000-128 ×6吗?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认识计算器,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步骤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第一单元 计算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借助问题“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计算器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提高操作水平。3449+527+1640=10891 ÷250=3000-128×6=9999×11=9999×12=计算器教学策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大部分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去探索AC键、CE键、M+键、M-键MRC键、GT键的功能与用法。在“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边计算边记录,然后观察自己记录的数据,找出规律,并且能够根据规律不计算继续往下写,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练习题处理引导学生发现积的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位数之和减1,积里的数字呈对称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最后的得数还是原来的非零自然数。引导学生通过规律找回文数,向学生介绍回文数,体会数学的“内在美”。追加练习:计算器上的数字键1和8坏了,要计算336 ×18,该怎么办?把计算器这一单元的学习与我们其它知识的教学联系起来,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数学文化人类社会是在不断了解和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进步的,数学对推动人类文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认识计算器》说课创设情境,导入学习出示超市购物的发票,发票上项目很多,计算比较繁琐,由此激发学生:怎样才能又准确又快速地算出结果来呢?(你想到了什么计算工具?)在学生充分地讨论交流后揭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再请学生说说在哪些场合或情况下看到过别人使用计算器?(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遇到数目较大或较繁的计算时启发学生想到用计算器,从而揭示学习的内容,通过交流计算器的应用场合,让学生感受计算器使用的普遍性。)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让学生做计算器推销员,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接着让学生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设计意图:这里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认识计算器》说课合作学习,探索计算方法2.学习计算器的操作教师组织比赛,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及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试一试765+469 589×76 41600÷128 765+496-296 816÷68×27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一步计算或同级两步计算只要从左到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同级两步计算不必分步操作。(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基本上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所以组织比赛活动、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计算器》说课课后延伸,探索规律,全课小结布置作业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请学生先用计算器求出各题的积,然后观察各题中相乘的两个数及所得的积,自主探索和发现积的变化规律。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计算器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第二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信息窗1节约能源信息窗2低碳环保节水水龙头2分钟节水多少毫升?3分钟、4分钟…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吗?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节约用电后每年的电费是多少元?当m=900时,现在每年的电费是多少元?用字母表示数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如果t=3,电动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 是方程的基础,“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先用数据进行练习,逐步引入字母,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学策略:学生刚刚接触用字母表示数难以理解,教师要注意适当把握难度,循序渐进。用字母表示数a2与2a的关系练习题处理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表达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同一个式子,不同的人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含义。练习题补充1.学校买来x盒彩色粉笔,买来白色粉笔的盒数是彩色粉笔的10倍,学校买来( )盒粉笔。2.甲数是a,比乙数的4倍少b,乙数是( )。A.a÷4-b B.(a-b)÷4 C.(a+b)÷4数学文化《用字母表示数》说课学情分析: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从而真正体会它的简明性、科学性、优越性与实用性。帮助学生建立符号化思想。把确定的数变成可变的数,将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产生一次质的飞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课本8-9页,学习要求: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自己列出算式。2.观察列出的算式,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3.小组讨论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吗?试着表示出来。 《用字母表示数》说课全班交流:节水量和时间的长短有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吗?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符号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到用符号表示数的必要性。我用□表示流水的时间,节水量为10×□。我用△表示流水的时间,节水量为10×△。……我用a表示流水的时间,节水量为10×a。《用字母表示数》说课全班交流:继续举例,让学生从中提取共性的东西,加深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既能唤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又向学生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用字母表示数》说课应用提高,深化新知课堂小结字母不但表示数,还可以表示其它的含义,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第三单元《运算律》信息窗1购树苗和花苗信息窗2购花土和花肥信息窗3种植花苗一共要购进多少棵树苗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中还有其它的规律吗?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加法交换律运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运算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重点:探索与理解加法与乘法运算律。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应用。运算律教学运算律需要联系实际,从现实的解题活动中得出运算律。教学运算律不仅要解释数学规律,还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策略:对计算技巧进行训练,关注学生在做题时选择策略的能力的培养。采用简便运算不应是教材或教师对学生的规定,而应是学生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为。教材只编排少量例题作为简便计算的引导,而在练习里提供了许多实施简便计算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运算律 数学教学不仅要学生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各个方面有所发展。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掌握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为此,设计了一条鲜明的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他们安排了丰富、多样、有趣、高效的学习活动。教材安排的教学过程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看到一个数学现象——举出更多的例子——在众多案例中抽象概括——用符号表示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形成正确的数学结论。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算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前,运算律教学在后,计算方法不从运算律推出,是考虑了学生年龄与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不过,在教学运算律以后,如果再认计算法则,还会有深一层的理解。练习题的处理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思路,明确用到的运算律,再进行运算。引导学生观察左右式子的特点,探究规律。先分小组独立计算,讨论解答。在讨论中,学生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合理的方法。拆分24和12是关键,一要考虑这两个数的因数,二要考虑另一个因数的特点,练习时可让学生试着独立解决,之后再交流思考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因为前面减法的性质教学,在这里要充分放手。重点要学生去分析2和3。补充练习:高斯是德国著名的大科学家,你知道10岁的高斯是如何快速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吗?计算1+2+3+……+100=? 你能用我们现在学习的简便方法计算出来吗?数学文化《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单元导入 创设情境,孕伏规律;解决问题,探索规律;验证发现,形成规律;自主表达,概括规律;反馈练习,应用规律。《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说课教学加法结合律 56+72+28 56+(72+28) =小组合作,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在解决问题中对比两种算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加法结合律——字母表达式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4、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爱因斯坦?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15、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http://www.565388.com/JINGDIANTYPE.html?2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30、您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果戈理?31、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华兹华斯?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33、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贝弗里奇?34、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35、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佚名?36、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佚名?37、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奥斯特洛夫斯基?3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萨迪?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40、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歌德?41、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雨果?4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4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约翰逊?44、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46、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费尔巴哈?47、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高尔基?48、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49、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亚?50、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歌德设计意图:通过“朝三暮四”故事中古人利用了我们刚刚学到的加法交换律巧妙的骗过猕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法交换律教学学生对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空白纸,如,在一年级加法单元教学,不同版本教材都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建构加法意义和各部分名称。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对基础知识进行达标,做到学习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知识的“堂堂清”和“人人清”。促进思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对四个数相加,五个数相加适用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是怎样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的?你觉得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运用时要注意什么?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信息窗1组装自行车信息窗2拼制风筝骨架信息窗3制作衣架和画架衣架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哪些特征?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任意的3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你能把三角形分类吗?你认识三角形吗?为什么做成三 角形?画架是什么形状?它有哪些特征?重点把解决问题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底和高及高的画法三角形的意义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知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今后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认识多边形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策略:信息窗一第2个红点是三角形的意义,重点是让学生结合三根小棒搭三角形的过程,说说对“围成”一词的理解。教学画高时,先学习在指定的锐角三角形的底上画高,等学生完全熟悉高的画法后,再练习画直角三角形的高。然后再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其余两条边上的高,用课件演示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的高,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了。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教学策略:认识多边形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组织学生用长短不同的小棒拼制三角形。我们可用量角器测量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大约是180°,然后利用折一折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折一折的方法可以先用课件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来验证。折的方法比以前的撕下角来拼一拼的方法更直观,更利于理解。 因为有了前面探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特征的经验,学生知道平面图形的特征一般从边和角两个角度去研究。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学具自主探索,交流时再相互质疑,补充,最后共同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时候,教师可以做必要的讲解,让学生结合具体图形知道底和高是相对应的,与平行四边形摆放的位置无关。 研究梯形时,先让孩子从边和角两方面对梯形进行探索,但在认识梯形的高和各部分名称及等腰梯形时,教师可以作必要的讲解。 练习题的处理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加深认识数学文化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认识三角形》说课感悟特征,理解定义这些三角形在变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在变与不变中认识特征《认识三角形》说课感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三个顶点能确定三角形吗?三个角能确定三角形吗?三条边能确定三角形吗?《认识三角形》说课体会定义的严谨与简洁帮助学生借助小棒,体会“首尾相接”和“围”的含义1.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特征的深度体验代替对三角形定义的严格表述。2.以学生的认知经验为教学的切入点3.明确任务导向,以问题驱动教学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信息窗1小数的意义信息窗2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化简小数的改写第五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4名数的改写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互化信息窗5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求小数的近似数信息窗3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五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难点:名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策略:数形结合,化抽象为直观教学策略利用好直观模型图让学生涂一涂,说一说每个小数的意义利用好计数器本单元教学注意点1.写小数时,小数点的位置写正确,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圆点。2. 明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3.小数的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只有在小数末尾添0或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才不会改变;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4.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丢。因为它们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必须先点小数点,再根据需要添上0。6.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注意0。7.改写时,不要忘记写 单位。8.名数改写和前面学习的大数改写进行对比练习。数学文化世界之最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科普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体味生活。练习题补充□.6 ≈89.□ ≈10□. □ ≈5前两道题,要求全班学生参与,最后一道深入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开放性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不作统一要求。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2位,再向右移动3位后是7.2,原来的小数是多少?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单名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更是以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 《小数的意义》说课 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小数,并且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的小数,并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况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这些都为深入理解小数的意义奠定基础。本节课设计充分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及进率。教法:迁移法 操作法 自主探究法学法:操作法 观察发现法 小组合作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 举例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小数。2.你知道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小数的有关知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激活了学生关于小数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操作探究,理解意义。(一)猜数游戏,理解意义小组合作 :1.想出两个不同的小数。 2.选择合适的纸,在格中用阴影表示 出来。分数( )小数 ( ) 分数( )小数( )( 0.3 )【学情预设】投影反馈。( 0.1 )( 0.7 )……=0.7=0.3=0.13个0.17个0.1板书:猜一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0.27 )…… =0.01=0.27=0.3527个0.0135个0.012.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0.01 )( 0.35 )[学情预设]看数猜图板书 在同学们想的小数中,有没有不能在这两个正方形格中表示出来呢?=0.001=0.015=0.9995个0.015999个0.0013.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如果我们要表示三位小数,需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多少份? 观察黑板上的数,看看每一列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想一想小数与对应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0.01=0.27=0.35=0.7=0.3=0.1=0.001=0.015=0.9994.猜一猜,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一位 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4.观察发现,归纳意义【设计意图】 这种设计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格子纸,表示出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在涂色中去体验去思考,主动构建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并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推导出表示三位小数就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四位小数就要平均分成10000份。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数数位顺序表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十分之一0.1千分之一0.001百分之一0.01万分之一0.0001... ….小数部分教师引导:一个小数包括几部分?整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是什么?小数部分第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与之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你能继续将表填完整吗?(二)完成小数数位顺序表 10【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完整的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及每个计数单位所对应的数位,实现认识上的提升。其中以小组为单位验证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目的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小组活动:学具:方格纸,米尺,硬币。要求:利用学具,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证明小数部分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理解进率,提升认识0.70.070.007问题:同样都是7个格,为什么所写出的小数不同?最后,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0.5、0.50、0.500的关系,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五四制四上教材通研第四单元第二单元第一单元 第三单元感谢大家的聆听第五单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