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部编版语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教学用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论语〉十二则》。二、文学常识 你知道《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吗? 1、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2、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 作为中国人,要研究论语,首先要了解孔子。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你头脑中孔子的形象描述出来。 1、孔子是个博学的人 2、孔子是个大教育家,有远大理想的人。 …… 投影出示相关介绍: 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 西方有学者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孔庙(投影出示山东、南京、韩国、日本的孔庙图片),单是韩国就有234座孔庙。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有孔子的塑像(出示美国曼哈顿、德国柏林孔子塑像),世界许多大学都有孔子学院。 可见孔子的思想光芒能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今天我们借《论语》十二则的学习,走近孔子和《论语》,触摸经典,感受智慧。 三、诵读入境 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让老师看看我们朗读中存在什么问题。1、读准字音论语(lún) 说(yuè) 愠(yùn) 三省(xǐng)曾子(zēng) 传(chuán) 不习乎逾(yú) 罔(wǎng)殆(dài) 一箪食(dān) 曲肱(gōng) 笃志(dǔ)2、读准停顿 读古文,要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古文怎么读呢? (一个学生在下面大声地说“摇头晃脑地读”并做动作) 我们要读得要读得舒缓些,慢条斯理的,读出抑扬顿挫来,可以像影视剧中古人读书摇头晃脑那样,仿佛很陶醉的样子。下面让我们就来陶醉地读一读。老师尝试读第一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小声跟读。(学生齐读,得很投入,不少同学流露出陶醉的表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视频朗读4、自由朗读 四、译读明义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多次朗读,相信大家对论语十二则已有所了解,那么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借助注释说说各则的大意。译读论语十二则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第二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第三则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第四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翻译】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翻译】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四、课后练习朗读并背诵《论语》十二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语文R版 七年级上第一课时《论语》十二章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论语〉十二则》。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文学常识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论语》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论语》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四书”之一,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 《论语》是仅次于《圣经》的世界第二大畅销出版物。 《论语》还是出成语最多的书。 《论语》在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排行榜中排第11名。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孔子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是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修订《诗经》,编纂《春秋》。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千古圣人”、 “至圣”、“万世师表”。 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也很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文学常识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诵读入镜论语( ) 说( ) 愠( ) 三省( )曾子( ) 传( ) 逾( ) 罔( )殆( ) 箪食( ) 曲肱( ) 笃志( )1、读准字音lúnyuèyùnxǐngzēngchuányúwǎngdàidāngōngdǔ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2、读准停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诵读入镜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视频朗读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译读明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按时、及时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但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朗读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译读明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我老师传授的学业复习交往真诚诚实多次地反省替办事尽心竭力朗读译读明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译读明义 第三则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身,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规矩、法度上天的意旨译读明义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译读明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做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了朗读(之)此(这一点)第四则译读明义4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理解: 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危险迷惑而无所得朗读第五则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第六则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能忍受乐于学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第七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第八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译读明义 子曰:“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人走于此,在其中优点,好的方面顺从,学习改正,指自身同样的毛病。他们的朗读第九则9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第十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第十一则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第十二则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译读明义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朗读并背诵《论语》十二则课后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论语》十二章视频朗读.mp4 11.《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11.《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精品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