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暨阳初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卷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仔细阅读右图,据此回答1-4题。1、《西游记》中,佛祖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指右图中的A.A B.B C.C D.D2、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中国三星堆等。此现象产生的最合理的原因应该是A.文明交流的结果 B.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C.地理环境的影响 D.生活方式相同所致3、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A.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两河流域—伊斯兰教C.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黄河流域—甲骨文4、图片上四个地区中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A.A B.B C.C D.D5、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古罗马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②马拉松起源于古希腊③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基础 ④“哲学”一词来自希腊的拉丁语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6、公元前490—前322年,雅典大约一半的政治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你认为群众能对政治家做出惩罚的原因是A.公民大会 B.陶片放逐法 C.陪审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7、《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牧野之战 B.春秋争霸 C.西周分封制 D.礼乐制度科&网]8、有学者总结,某国的统治“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与融汇,扩大了各民族人民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这里的“某国”指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9、“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Z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奖励耕战[来10、希腊神话中的“木马计”这则故事最早记录于________一书。A.《希腊神话》 B.《荷马史诗》 C.《历史》 D.《十二铜表法》11、“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他诅咒剥削者,说他们的灵魂要升入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这里的“他”是指A.释迦牟尼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三藏法师12、学了《百家争鸣》后,八(九)班的同学们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③科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④历史与社会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下列台词不正确的是A.“我拥有万贯家财,我可以用巨额财富买个官职。”B.“我是一个得道高僧,位于本国第一等级婆罗门。”C.“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D.“我国是佛教的起源地,释迦牟尼曾是我国的王子。”14、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面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图1反映了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发达B.图2反映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C.图3表明安阳曾经是周朝统治的中心D.上述图片都支持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15、假如①墨子、②老子、③孙子、④韩非子四人在一起讨论治国策略,最易发生争吵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秦以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的“周制”是指A.禅让制 B.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17、许多成语出自历史典故。下列成语与人物不涉及春秋时代的是A.卧薪尝胆——勾践 B.立木取信——商鞅 C.一鸣惊人——楚庄王 D.老马识途——齐桓公18、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19、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20、以下各帝国在历史上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是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阿拉伯帝国 ④查理曼帝国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1、我们常说的“圣诞节”“公元纪年”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A.佛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22、西欧中世纪时期,经常会有人因思想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从而受到宗教审判。这种现象实际上体现的是A.在中世纪的精神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B.罗马教堂的权力凌驾一切C.罗马教会占有全西欧1/3的土地 D.西欧等级制度的森严源.Com]23、生动描述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民间故事集是A.《荷马史诗》 B.《古兰经》 C.《天方夜谭》 D.《伊利亚特》24、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如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5、关于日本的大化改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①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隋朝统治时期 ②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 ③大化改新把土地收归国有,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④大化改新以后,日本开始有学生到中国留学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6、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 C.奴隶制民主政治 D.种姓制度27、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C.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D.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克森伯爵每周日都去教堂做礼拜或祈祷,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上帝忏悔。他所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29、马镫的传入使欧洲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阶层,这个阶层纵横欧洲中世纪近1000年,它是A.农民阶层 B.骑士阶层 C.武士阶层 D.士族阶层30、成熟的马镫的使用,标志着骑马用具的完备,骑兵的发展从此进入新时期。”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使用成熟的马镫后,骑兵的战斗力大大増强 ②马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贸易的发展③在使用成熟的马镫前,骑兵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很小④马镫的使用推动了人类作战方式的演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8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亵渎神明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多数票判其服毒。——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注:苏格拉底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材料二: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拒绝了。他认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来源:Zxxk.Com]材料三:安德鲁是雅典郊区的一个农民,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在路上,他看到了交通禁行标志(图1)。[来源:Z&xx&k.Com](1)从材料一的这则故事中,我们能看出古代雅典的政治体制具有怎样的特点?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4分)①10岁雅典男童 ②雅典贵妇 ③40岁雅典男性公民 ④奴隶 ⑤来自波斯的商人(2)这场审判,引起了人们对雅典制度的反思。请你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评价雅典的政治制度。(4分)32、(16分)【工具与改革】eq \a\vs4\al(材料一:)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的事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从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两者之间有何联系?(6分)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找出体现其影响的语句。(6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4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中国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10分)(2)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施仁政于民”的重要性。(6分)暨阳初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卷参考答案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CCBCA 6,BBADB 11,CCACD 16,CBCDA 21,CACDD 26,BACB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民主(2分);3(2分)①优点: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雅典民主制度成为后世民主制度的典范(2分)不足: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占人ロ大多数的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2分)32、(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2分) 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2分) 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牛耕,这大大促进了生产发展,也推动了社会其他方面的变化,社会结构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材料二中的商鞅变法提供了基础。(2分)(2) 与其他各国的改革相比,商鞅变法更加全面、彻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莫定了基础。(2分) 材料二:“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2分)材料三:“倾邻国而雄诸侯。”(2分)(3)变法中“奖励军功”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2分) 认识: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其他有理答案也可)(2分)33、(1)①“仁政”;(2分)② 儒家 ;(2分)③主张“无为”;(2分)④韩非子(2分)⑤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提出的各种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2分)(2)有事实证明仁政使国家繁荣,暴政使国家走向衰亡即可。(6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