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第一节 奇光异彩的金属 1、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纯金属合金 ※影响金属价格的因素:a)在地壳中的存储量;b)采矿成本;c)提取金属难易程度;d)市场需求。②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③地壳中主要金属元素: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少数金属(不活泼的金属:如银、金等)以游离态存在④ 重金属: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钨、钼、金、银等轻金属: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铝、镁、钛、镁、锂、铍、钙等黑色金属:铁、铬、锰及其它们的合金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⑤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一般导线用铜,而不用银(与铜相比,银的价格较高,密度较大,因此导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⑥金属的特性:导电、导热、表面有光泽、良好的延性、展性※银:能杀菌※⑦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金属 + 酸 → 盐 + H2↑(置换反应:A+BC→AC+B )①酸一般是指稀盐酸和稀硫酸 ②金属是指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大于氢) ③使用相同浓度的酸,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和酸反应得越剧烈④Fe + H2SO4 →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 H2↑(得到的是+2价的铁)※⑤K Ca Na三种金属放入酸中,会和酸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置换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铜”原理) (实验现象:在铁的表面有红色的金属)Cu + 2AgNO3 → Cu (NO3)2 + 2Ag (实验现象:在铜的表面有灰黑色的金属)4、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口诀: 越在前面越活泼,氢前金属置换氢;金属之间互置换,溶液里面可探寻。5、金属冶炼:本质是将金属化合物还原为金属单质。它和活动性之间的联系:金属活动性顺序铝以前的金属可以用电解法得到单质,铜以前的金属可以用还原剂法。铜是用“湿法炼铜”。活动性越强的金属越难冶炼。6、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可燃性: “纯净”的氢气(浓度高于75.6%)点燃后产生蓝色火焰;纯度低的氢气(浓度高于4%,低于75.6%)点燃后爆炸。还原性: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口有水珠。 还原剂:氢气讨论: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为什么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 答:将试管中空气排出,防止爆炸②试管破裂可能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是试管受热不匀,或者生成的水聚集导致受热不匀,或者试管口往上倾斜③反应结束后为何停止加热后,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变成氧化铜。④比较碳、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的异同点。相同需要加热不同三种物质都能还原氧化铜,但由于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以及生成物的状态不同,因而三种物质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有如下差异:①氢气还原氧化铜时,为了防止氢气、氧气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装有氧化铜的试管口不能放胶塞,氢气的导管一直伸到试管底部CuO的上方,这种装置有利于氢气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尽,有利于H2与CuO充分反应。②碳和氧化铜都是固体粉末,混合后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装单孔胶塞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出,导管刚过胶塞为宜.由于固体与固体反应较难进行,因此反应条件需高温强热(最好用酒精喷灯)。③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能用试管.因为反应物有气体,生成物中也有气体,需要用硬质玻璃管,一方面通入一氧化碳,一方面放出二氧化碳,两端都装有单孔胶塞,又由于一氧化碳有毒,为防止过量的一氧化碳污染大气,所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需要尾气处理装置。三、反应的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A+B+…→X②分解反应: X→A+B+…③置换反应: AB+C→CB+A④复分解反应:AB+CD→AD+CB 四、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 单质(一种元素)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一种物质) (多种元素)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CO2 碱性氧化物:CuO 无机化合物 碱 NaOH Ca(OH)2 KOH 盐 正盐:NaCl CuSO4 Na2CO3※五、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酸式盐:NaHCO31、铁的冶炼 酸 HCl H2SO4 HNO3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2、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③制成不锈钢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①防止金属腐蚀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第二节 盐和肥料 一、中和反应的产物—盐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1、盐的分类根据酸中的氢是否被金属完全取代全部被金属取代部分被金属取代分类正盐酸式盐碳酸氢钠、硫酸氢钠、碳酸氢钙根据盐是否溶解于水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举例钾盐、铵盐、钠盐、硝酸盐、硫酸盐(除硫酸钡)、盐酸盐(除氯化银)常见的有:硫酸钡、氯化银(这2种盐不溶于酸)碳酸钙、碳酸钡等某些盐含有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盐又称为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也是纯净物。常见的结晶水合物有:胆矾(硫酸铜晶体、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石碱(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CuSO4?5H2O→CuSO4+5H2O↑实验现象:蓝色的固体变成白色固体,试管口有水珠二、焰色反应: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用途:可用于检验金属元素注意:每次实验完毕后,都要用盐酸洗净Pt丝,并放在火焰上灼烧到颜色不变。几种颜色反应的颜色金属元素钠钾钙铜颜色反应的颜色黄色紫色砖红色绿色三、盐的化学性质盐(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AgNO3+HCl→AgCl↓+H NO3 实验现象:白色沉淀 硝酸银可以检验盐酸等含氯(-1价)物质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现象:气泡 Ba(NO3)2+ H2SO4 →Ba SO4↓+2 H NO3 实验现象:白色沉淀BaCl2+H2SO4→Ba SO4↓+2HCl 实验现象:白色沉淀注意:硫酸钡和氯化银都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检验盐酸和硫酸:滴加氯化钡或者硝酸钡(化学方程式如下)BaCl2+H2SO4→Ba SO4↓+2HCl 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硫酸溶液或Ba(NO3)2+ H2SO4 →Ba SO4↓+2 H NO3 没有现象的是盐酸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CuSO4+2NaOH→Na2 SO4+Cu(OH)2↓蓝色沉淀硫酸铜和石灰水反应CuSO4+Ca(OH)2→Ca SO4+Cu(OH)2↓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Fe2(SO4)3+6 NaOH→2Fe(OH)3↓+3 Na2 SO4红褐色沉淀硫酸铁和石灰水反应Fe2(SO4)3+3 Ca(OH)2→2Fe(OH)3↓+3CaSO4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Na2SO4+BaCl2→Ba SO4↓+2NaCl白色沉淀5、复分解反应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常见的气体:CO2↑ NH3↑▲归纳:常见物质的检验试剂或者方法-1价ClAgNO3 及HNO3SO4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CO3HCl 及石灰水NH4可溶性碱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钠等金属元素焰色反应四、常见盐的用途 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硫酸铜----白色的粉末;蓝色的溶液和熟石灰混合可以制波尔多液湿法炼铜:Fe+CuSO4→Fe SO4 +Cu 硫酸铝钾晶体明矾、十二水硫酸铝钾白色的固体,无色的溶液凝聚剂,用于净水,不能杀死细菌氯化钠食盐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6)制造纯碱、火碱、盐酸、聚氯乙烯等(7)电解熔化的氯化钠可以得到金属钠(8)食盐水可以代替消毒水等碳酸钠Na2CO3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备注(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石碱。※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胶体 定义: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 胶体与溶液、浊液在性质上有显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血液、豆浆、墨水、涂料、肥皂水、AgI、Ag2S、As2S3五、化学肥料 (简称化肥)1、营养元素:16种,其中氮、磷、钾是最主要的营养元素。 2、化学肥料 (氮肥、钾肥、磷肥)(1)氮肥 铵态肥料(化学式含有铵根)名称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氯化铵俗称碳铵硝铵硫铵铵态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因为会生成氨气,使肥效损失。尿素CO(NH2)2: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46.7%(2)钾肥 :KCl、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K2SO4等(3)磷肥:磷矿粉 Ca3(PO4)2、过磷酸钙(普钙) 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 (重钙)Ca(H2PO4)2(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如:KNO3、(NH4)3PO4(5)合理使用:避免“肥死”庄稼、避免污染环境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2、大气污染:N2O、 NH3 、 H2S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第七单元 化学与生活 CHEMISTRY AND LIFE生活中的有机物 ORGANIC COMPOUNDS IN LIFE一、常见的有机物1、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2、有机物的组成和特点有机物的元素组成:除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氯等元素。有机物的共同特性:种类繁多、难溶解于水、不易导电、易燃烧分解、熔点低。3、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和乙醇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甲烷CH4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乙醇(酒精)C2H5OH或C2H6O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挥发,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能和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可燃性: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农村中的沼气、煤矿中的瓦斯中都含有大量的甲烷;医疗上用70~75%的酒精水溶液作为消毒剂。食品中的营养素 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膳食纤维)、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1、糖类: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果糖、乳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等。葡萄糖的检验: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则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则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糖。 淀粉的检验:淀粉能使碘单质变蓝色。(C6H10O5)n + nH2O nC6H12O6(葡萄糖) C6H12O6 + 6O2 6CO2 + 6H2O; 2、脂肪、蛋白质油:室温下呈液态的脂肪;脂:室温下呈固态的脂肪。蛋白质使生命体内一切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元。维生素可以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