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微课解读-2.5 溶解的快与慢 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科学微课解读-2.5 溶解的快与慢 教科版

资源简介

溶解的快与慢
一、背景说明
本微课所选取的题材是《溶解的快与慢》一课中的内容——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因素:物体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让物质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搅拌、加热、碾碎等方法,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加热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巩固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究“怎样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可以再次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二、策划设计
(1)内容分析
本微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溶解的概念,知道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能溶解于水,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如何加快维生素B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通过生活经验猜想搅拌、水温高、颗粒小能加快溶解。第二部分是实验设计和实验验证,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两部分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为后面《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2)适合对象
本微课适用对象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教育宣传
(3)类型选择
选择表现形式:微影式
采用的技术手段:DV式、软件生成式
(4)组织构思
流程图: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者减慢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维生素B→猜想搅拌、加热、颗粒变小可能加快溶解→对比实验验证猜想→课后期待探究其他方法加快溶解
知识点:
(5)技术实现
1、将需要的实验过程用手机拍摄,一共有3个实验视频2、视频插入至ppt中,做成精美内容3、利用软件Camtasia Studio将ppt转换成视频4、用录音笔给视频配音5、利用合成软件,将视频与配音结合起来,制成完整有声有色的视频。
(6)制作环境
制作中需注意一下几点:1、手机拍摄注意防止抖动2、配音与视频的切合要好。
三、过程实录
1、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那么溶解的快或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这里有一片黄色的维生素B药片,你有什么办法让维生素B溶解的快一些呢?开动你的脑筋,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赶快想一想。
2、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搅拌加快溶解,还可以让水的温度变的高一点加快溶解,甚至可以把药片捣碎了,使得药片颗粒变小一点加快溶解。你想到了吗?
3、现在我们要研究搅拌能加快溶解的话,你准备怎么来证明?这个实验的不同条件是什么?相同条件又是什么?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左边烧杯里面的水变成的黄色,而右边烧杯里面的水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能得出搅拌能加快溶解

5、另一个猜想是用热水能加快溶解,这个实验的不同条件是什么?相同条件又是什么?
6、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左边烧杯里面的水变成了黄色,右边烧杯里面的水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能得出水温变高能加快溶解

7、最后一个猜想是把药品捣碎能加快溶解,这个实验的不同条件是什么?相同条件又是什么呢?
8、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左边烧杯里面的水变成了黄色,右边烧杯里面的水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能得出固体颗粒变小能加快溶解

9、以上三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搅拌、水温高一些、固体颗粒小一些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10、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方法来加快物质的溶解,期待你课后的探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