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微课解读-4.4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科学微课解读-4.4 运动起来会怎样(二) 教科版

资源简介

《心脏和血液循环》微课实录
一、背景说明
《心脏和血液循环》这节微课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里面的第四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教科书中只简单介绍了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心脏推动血液的功能,并没有具体涉及心脏的运作和血液循环的具体过程。但是学生对于后者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由此我选择该内容设计本节微课。这节微课在小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心脏的工作原理以及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有利于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对于人体奥秘探索的热情,使它们感受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策划计划
由于本节微课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因此,我决定采用PPT讲解的形式来制作本节微课。
内容分析
《心脏和血液循环》这一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心脏的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首先介绍了心脏的外形、位置以及心脏内的基本结构,随后介绍心脏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来促使血液流动。之后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环,我还简单介绍了血管和血液。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血液循环就是血液在心脏提供的动力下在血管和心脏内循环流动。此时再适时介绍血液循环的两个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便顺理成章了。
本节微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刚学习完教科书上的内容,对于本节微课的内容是有兴趣的,但是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不稳定,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本节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并且需要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微课的重点是心脏的功能介绍,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
本微课的难点是血液循环的基本过程。
适用对象
本微课适用于四年级学生以自学的形式,在学习完《运动起来会怎样(二)》课之后的课外拓展。也可用于教师教学、家长学习以及教育宣传。
类型选择
本节微课选择的表现形式是PPT讲解式
本节微课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录屏式、软件生成式
组织构思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内容,心脏和血液循环。



技术实现
撰写教案 写讲稿 制作PPT 录屏 编辑视频 生成视频
制作环境
录屏的时候最好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周围嘈杂的声音被录入背景声音为后续的编辑带来麻烦。
过程实录
导入
同学们,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奔跑的时候心脏会跳得特别激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心脏,以及心脏的工作情况,这一问题还要涉及到我们体内的血液循环呢。(出示课题)
心脏及其工作原理
认识心脏的外形以及位置,介绍心脏的内部结构,包括四个腔和瓣膜。

接着介绍心脏的工作原理。心脏的工作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时,心房和心室的容积缩小了,那么心脏内的血液受到了挤压,流到了动脉。相反,心脏舒张时,心房和心室的容积增大,静脉中的血液被吸入了心脏。
血管、血液
再次提问当我们剧烈运动时心脏为什么会跳得特别激烈,引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继而介绍血管和血液。
人体的血管分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简单介绍动脉和静脉。具体介绍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数量很大,遍布全身。毛细血管的管壁很小,血液在毛细血管内流动非常缓慢,有利于血液与我们的细胞之间交换养分和废物。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占到血液的一半还多,但是血浆中90%以上都是水,其余的有机物和无机盐。血细胞有三种,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它的作用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指血液在心脏提供的动力下,通过血管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根据血液在我们体内流动的位置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的过程是血液从左心室泵出,流进主动脉,各级小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网,在毛细血管网里,血液将氧和营养物质给身体各个细胞,身体各个细胞将二氧化碳等废物给血液,血液再从毛细血管网进入各级小静脉,最后汇集到静脉管,流到右心房。
右心房的血液流到右心室开始肺循环。肺循环的过程是血液从右心室泵出,经过肺动脉流入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在肺部的毛细血管内把二氧化碳给肺泡,并且从肺泡内获得氧气进入血液,在沿着肺静脉返回到左心房,完成一次肺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为我们人体的每个细胞不断提供氧气和养料,又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结束语
现在,你知道了吗,在我们剧烈运动时,我们的心脏跳动加快,是为了给我们身体提供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同时运走二氧化碳和废物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