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背景说明《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单元内容。本单元学生要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人体结构以及一部分的功能。而通过本节课教学将引领学生探究食物吃下去后在体内发生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的生长会有什么影响等。 因此,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将促使学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更多的关心、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因此,从教材的内容、编排、教学最终目的等角度来看本节课是一堂典型的生命科学类课题,也是与人的个体生活、健康联系最强的。二、策划设计1.内容分析消化器官作为消化吸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重要器官,应该得到学生的重视。在对消化器官的学习中,应该将学生引导到认识各部分功能的道路上去。学生通过认识各部分消化器官的功能,可以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食物。不同的器官形态不同,作用也不同。食物进入人体以后是在一整套消化器官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学习目标: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2.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器官,被消化吸收。重点:掌握本节课的科学概念 难点:绘制食物消化过程图2.适用对象 教师教学、学生自学、3.类型选择表现形式:视频录制式技术手段:录屏式4.组织构思(1)知识点思维导图(2)微课环节流程图: 5.技术环境课件版本:Microsoft?PowerPoint?2013录屏、录音、视频合成软件:Camtasia?Studio?8三、过程实录1.第一部分:片头(0分0秒~0分12秒,共长12秒)动态呈现微课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并配上片头音乐,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第二部分 (0分12秒~1分45秒,共长73秒)(1)让学生思考,你知道,食物在体内是怎样旅行的吗? (2)了解消化器官的名称以及形状。动态呈现。3.第三部分 (1分45秒~3分14秒,共长89秒)动态呈现。食物在每个消化器官的变化,体现消化器官的作用。食物进入口腔,牙齿磨碎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淀粉。舌头帮助牙齿咀嚼并将食物送入食道。食物通过光滑的食道进入胃。胃不断收缩蠕动,揉搓食物,食物在这里被分解与磨碎,同时胃分泌胃酸消化部分蛋白质并将食物分解成半流质状的食糜。食糜进入小肠,在小肠的蠕动下,分泌肠液,把食物彻底消化吸收。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没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大肠再吸收食物残渣中的部分水分,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3.第三部分 (3分14秒~3分24秒,共长10秒)提问:现在同学们,你们能绘制一幅食物旅行图吗?四、应用建议 该资源可以应用于平时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