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暨阳初中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月月考试卷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卷组卷人 蔡玲燕 验卷人 姚小红考生须知: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4.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试 卷 Ⅰ1、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与此诗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史实可以印证“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 )①孙中山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②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③创建同盟会,实现了三民主义④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对歌词反映的历史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化早”是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弘扬民主科学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五族共和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4.绍兴是一座文化名城,文人辈出。在下列四位绍兴籍人物中,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理念,从而使北大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大本营的是( )A.鲁迅 B.蔡元培C.秋瑾 D.陶成章5.右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 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新体制的创立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工业革命的冲击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最有可能是( )A.《时务报》 B.《新青年》C.《民报》 D.《申报》7.20世纪上海闸北一家虫鸟店曾经贴过这样一幅对联“三鸟害人,鸦雀鸨;一群卖国,鹿獐螬”。下列革命口号的提出与此对联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取消“二十一条”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8.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内容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②学生、工人、商人广泛地参与这场运动③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 ④中共领导了这场爱国运动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9.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诸暨某校学生夏令营计划进行一次红色旅游,选择了“井冈山—瑞金—南昌”路线,他们可能看到的红色旅游景点有( ) ①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②八七会议旧址 ③井冈山革命旧址群 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0.阅读书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要了解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历史信息,下列书籍中最适合的是( )11.历史名人在历史上或立下丰功伟绩,或推进时代的进步。下列选项历史人物与其历史贡献对应正确的是( )①蒋介石——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②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③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④李大钊——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胡适说:“古人把一切做人的道理都包含在‘孝’里,这种学说流弊百出……我要我的儿子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他做我的孝顺儿子。”这主要体现了胡适主张( )A.提倡民主 B.提倡新文学C.提倡科学 D.提倡新道德13.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D.提出了社会革命的主张14.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除汉族外,有四十多个少数民族民众直接参加了抗战斗争……旅居海外的侨胞心系祖国,以各种形式从人力、物力上支持抗战。由此可见,抗日战争 ( ) A.扭转了近代中国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人民的力量D.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15.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近代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脊梁有(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③杨靖宇?? ④佟麟阁A.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16.2015年,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记录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下列事件有可能被此书记录的是(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一·二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A.①②??? ?B.③④?? ? C.①③?? D.②④17.新闻是记录历史的载体。右图中,1937年12月17日的《纽约时报》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B.潘家峪惨案C.日军轰炸重庆D.南京大屠杀 歌曲是音符写成的历史。据此回答18-19题。18.“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造成歌中人流亡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西安事变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19.《万里长城永不倒》中“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冲开血路,挥手上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以下史实能说明此时“国人渐已醒”的是( )①新文化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五四运动,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③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④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成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的事实依据是(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试 卷 Ⅱ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2分)学习历史,方法很重要,而学习历史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制年代尺】 (1)请将年代尺中的①补充完整并从民主革命史的角度为年代尺中的②添加一个标题。(2分)【史论结合】史实 推论③▲ 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这场运动,让军阀混战中的中国响起思想启蒙的声音。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曹汝霖等卖国贼被免职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④▲(2)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推论或史实。(4分)【以图释史】 “红船” 遵义会议会址(3)请说明上面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以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推动作用。(6分)22.(12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充满艰难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壮士弯弓射大雕,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七绝·壮举》(1)诗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壮举”的理解。(4分) 材料二: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毛泽东(2)成功来之不易,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探索的认识。(8分)23.(14分)历史小报是我们走进历史、探求新知的一种好方法。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历史小报【板块一 红色电影】(1)电影《我的1919》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作为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说说其爆发的背景。(2分)【板块二 红色城市】(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城市,说说它们见证的中国共产党成立过程中的巨大贡献。(6分)【板块三 红色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3)结合歌谣内容,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道路的“中国特色”。(6分)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三十年的历史,是国共关系风云激荡的三十年……材料一:1936年10月21日,蒋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一再强调,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材料三: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937《国共合作宣言》(1)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史实,简析推动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6分)?????????????????(2)联系材料三,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的表现并列举“共赴国难”的史实。(4分)(3)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上述信息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2分)25. (10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歌】1935年,抗日电影《风云儿女》上映,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迅速在中华大地流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这首歌以悲壮的革命热情唱出了时代的声音。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缺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经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材料三:【抗战】(1)《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时代的声音。请举两例说明当时中国人民发出的“最后的吼声”。(4分)(2)列举两个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日本帝国主义是个“万恶的敌人”(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分)九月社会月考答案1-5 : CCCBB 6-10:BABAA11-15 :CDBDA 16-20:ADCCD21.(12分) (1)五四运动(1分);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2)1915年,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2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2分)(3)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和嘉兴南湖召开。(1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1分)遵义会议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2分)22.(12分)(1)武昌起义(1分)起义军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此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3分)(2)答案提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维护民主共和,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原则,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极大推动了国民革命进程。(4分)孙中山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但是共和制度并没有在半殖民地反封建的中国真正确立,辛亥革命以后,反而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2分)因此,中国革命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分)23. (14分)(1)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2分)(2) 北京(1分):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2分) 上海(1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2分)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答案提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任答3点)(6分)24.(12分) (1)从主张剿共到联合共产党准备抗战(2分)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三省,企图侵占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日益严重。(4分)(2)答案提示:表现: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2分)史实:国民党组织太远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参加会战,取得平型关战役胜利。(2分)(3)答案提示:只要围绕“团结”来谈,言之有理即可。(2分)25.(10分)(1)举例:一二九运动;东北人民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西安事变等(1点2分,共4分)(2)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毒气战和细菌战,轰炸后方城市等。(1点1分,2分)(3)发挥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中国军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作用;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国共第二次合作等(符合材料1点1分,4分) DCBA(译文)“俘虏全遭杀害;日军的暴行扩大,一般市民亦遭屠戮;美国大使馆遭袭击;蒋介石战术拙劣,守军将校逃跑,致使首都失陷……”①▲v▲v▲▲新中国成立1919 1949②▲v嘉兴南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