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台州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9年浙江台州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
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观察右图,回答第1-2题。
1.若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的实
际距离是 米
A.60 B.600
C.6000 D.60000
2.乙地在丙地的 方向
A.西北方 B.正西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
3.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 )

4.有三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分别为 ①1:1 000,②1:1 000000,③l:1 000000000。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①的比例尺最小 B.如有一张是学校平面图,应当是图①
C. 图③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D.图②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小
5.聚落居民的建筑是居民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下面地区、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匹配的是( )
A.西亚——墙厚窗小——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
B.杭州——窑洞——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夏季
C.云南——吊脚楼——全年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D.北极——冰屋——气候寒冷多雨、山地地形
6.2018年8月22日,浙江省437名援疆教师赴新疆阿克苏支教。这是属于( )
A.物产交流 B.人才交流 C.信息交流 D.技术交流
7.某小区为了庆祝“国庆节”举办了少儿书画展览活动。这体现了社区具有(?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管理功能
8.家住浙江省的芳芳准备在国庆期间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出发前她想了解途经哪些省区,下列能让她获取正确信息的地图是 ( )
A.中国人口分布图 B. 中国气候图 C.中国地形图 D.中国行政区划图
9.下列选项中,①、②、③、④所示的地形部位正确的是( )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峰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10.读右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第11~12题。
1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A.①——鞍部 B.②——山峰
C.③——陡崖 D.④——山谷
12.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当地农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座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陆地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环境,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回答13—14题
13.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和最小的洲在图中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④ C.①和③ D.③和④
14.①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15.“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绿茶园连成片;层层梯田环山绕,金秋时节板栗香”这是小丽对外婆家自然环境的描述,据此可推断外婆家的地形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盆地
16.下列四句话中形容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读图1《某大洲沿23.5°S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7-18题。

甲水域是 (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18.下列描述与该大洲实际相符的是( )
A.黑色种人主要集中在该大洲
B.佛教主要分布在该大洲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D.陆地面积最小的洲
19.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走向为( )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20.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太平洋
21.2019年9月23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召开。下列与会国家中,都属于东半球的发达国家是( )
A.美国、加拿大 B. 秘鲁、意大利 C. 英国、瑞士 D.澳大利亚、中国
22.在地球上,经度为0°、纬度为129°的地点有( )
A.1个 B.2个 C.4个 D.无数个
23.下列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右图所示的P区域大致位于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
25.下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写出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的名称。(3分)
①__________ ⑦ __________B__________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__。(2分)
(3)介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_________。(3分)
(4)按南北半球来说,海洋面积广阔的是__________半球。我国位于__________半球。(2分)
27.重阳节到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爬附近的B山。每班发了一份等高线地形图(见下图),大家在一起研究。(13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2分)
C________ A________
(2)B山峰与D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1分)
(3)E、F两地中,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________。(1分)
(4)F在D的_______方,采用了________定向法。(2分)
(5)沿虚线作剖面图,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_图。(1分)

(6)上山的线路有G、H两条。小杨同学不久前脚受了伤,同学们都建议他选________线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8.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半球位置是________。(4分)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地,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地。(2分)
(3)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____带,②地属于________带。(2分)
(4)③地在④地的________方向,②地在④地的________方向。(2分)
29.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地属于 气候类型,乙地属于 气候类型。(4分)
(2)两地降水量变化的共同点是 。(2分)
(3)浙江的气候类型属于上图中 (填“甲”或“乙”),气候特点是 。(4分)
30.(10分)“一带一路”概念近几年都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我们期待其成为和平友谊纽带、
共同繁荣之路。一带一路沿线,异域风光特色民居,自然人文景观众多。读图,请完成
下列问题。(注:“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从图1看,“一带一路”战略涵盖哪些大洲? (3分)
(2)A处海峡被誉为“东方十字路口”,它沟通了哪两大洋? (2分)
(3)从西安到鹿特丹,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主
要因素是什么?(2分)
图2的民居会出现在B地还是C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D C B A B C D A B C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A D C C D C B C A C

非选择题(50分)
(10分)
①北美洲 ⑦南极洲 B大西洋(3分)
亚洲,北冰洋(2分)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3分)
南,北(2分)
(10分)
C鞍部 A陡崖 (2分)
24米 (1分)
F (1分)
西北;指向标 (2分)
B (1分)
G,G处等高线较H处稀疏,坡度较缓,爬山更轻松,更适合小杨
(10分)
(1)90。E,60。N;东半球,北半球(4分)
①,④(2分)
北寒带;北温带(2分)
正北;西北(2分)
(10分)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4分)
雨热同期或夏季多雨(2分)
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4分)
(10分)
(1)亚洲、欧洲和非洲(3分) (2)太平洋和印度洋(2分) (3)海陆位置(2分)
(4)C地,(1分)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故房屋墙厚窗小,有利于防风沙,隔热。 (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