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并将其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1.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抗日救亡???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2.北美独立战争与中国辛亥革命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两者都(??? )A.?推翻了国内的封建统治???????????????????????????????????????B.?实现了国家主权独立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3.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新体制的创立????????????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工业革命的冲击????????????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5.《凡尔赛和约》中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C.?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6.塞尔维亚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个事件是(??? ) A.?莱克星顿的枪声???????????????????B.?珍珠港事件???????????????????C.?萨拉热窝事件???????????????????D.?九一八事件7.有人说“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英法争夺殖民霸权??????????????????????????????????????????????B.?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军事同盟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军备竞赛????????????????????????????????D.?一战期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8.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反对儒家学说??????????????????B.?主张白话写作??????????????????C.?宣传民主科学??????????????????D.?提倡平等自由9.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的爆发???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中华民国的成立10.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境剧《红旗飘扬》.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D.?红军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11.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12.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如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合作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13.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史实成为哪一运动的导火线?(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4.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5.“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准确含义是(?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B.?认识到城市中心暴动的错误性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武装夺取政权16.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B.?实行新经济政策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D.?实行农业集体化17.以下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 )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 ②使印度获得了民族独立③使印度走上富强繁荣之路 ????? ④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小明在复习《历史与社会》“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时,利用年代尺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最主要内容是(???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A.?诺曼底登陆??????????????????????B.?中途岛战役?????????????????????????C.?阿拉曼战役??????????????????????D.?珍珠港事件20.图4资料取自于二战期间一份重要的文件,对此文件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份文件的名称是《联合国家宣言》②文件中的台湾被日本所窃源于甲午战争③该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④文件签署有利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②“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③“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①④???????????????????????????D.?③①④②22.美国人伊罗生的《浮光掠影》一书指出,1937~1944年美国对中国处于赞赏阶段。赞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阶段的中国(??? )A.?综合国力大大增强?????????B.?独立反抗法西斯??????C.?抗日战争胜利结束?????????D.?为人类正义而斗争23.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A.?红军长征?????????????????????????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24.“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 , 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B.?南京大屠杀惨案????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D.?重庆大轰炸惨案25.下列事件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无关的是(?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B.?德国建立法西斯统治C.?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D.?苏联形成斯大林模式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它使传统中国二千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历史学家费正清材料二: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在他之后,一批进步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材料一中的“它”是指哪一事件?(2分)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2分) 材料二中“洒水清道”的“他”是谁?(2分)请用史实证明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2分) (4)两次运动的不同结果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分) 27.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表:时 间 事 件 影响或意义1931年9月18日 ①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②1939年9月1日 德国突袭波兰 ③1941年12月7日 ④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1942年夏--1943年春 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 ⑤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5月8日 德国投降 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订投降书 二战结束材料二: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是重要参与者。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遭日本欺凌,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的铁蹄又踏入了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中国人民以血肉筑长城,顽强抵抗,经过八年苦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后,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经济上互相支援,对迅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四: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德国战后对战争的历史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检讨,对过去的清算是实现战后和解的前提。在与安倍首相的会谈中,她介绍了德国如何清算纳粹分子实施犹太人大屠杀等可怕罪行,同时敦促日本正视历史。(1)请把表格中标序号的内容补充完整。(5分)(2)列举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役。(2分)(3)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2分)(4)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5)对照德国对战争罪行的态度,日本应如何对待这段历史?(1分)这对日本和世界有何意义?(2分)28.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那一天”令人铭记,催人奋进。阅读材料,回答回题。(10分)材料一: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和部分东北军在白山黑水间抗击日军侵略。1937年——1938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四次大会战。1940年8月,八路军打响了“百团大战”。抗日根据地军民广泛开展地道战等游击战。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各地侨胞捐款迭六亿多元。(1)那一天,火炬高擎。简述那一天学生提出“外争主权”的历史背景及结果。(4分)(2)那一天,烽火燎原。根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七七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烽火中的重要节点。(6分)29.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后,毛泽东等人发动群众,进行了武装暴动。在遭受较大损失后,毛泽东指着地图说,“我们要到这眉毛画得最浓的地方去当山大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材料二: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材料三:1928 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 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等(1)指出材料一中紧急会议上确定的方针,并说明武装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所作出的战略转变。(4分)(2)根据材料二以及两张图片,分析为什么井冈山能成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4分)(3)综合三则材料,分析这条新道路是如何开辟的?(2分)并指出开辟的目的。(2分)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选项 A D B B D C D B A C C D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A B D B D D A D B B D 二、非选择题(50分)26.(1)辛亥革命(2分);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2分)(2)陈独秀(2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号召青年起来争取平等自由,以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向传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宣战。(2分)(3)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面对这种情况,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影响的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要在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为此,开展了新文化运动。(2分)(4)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的东西,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任写1点,2分) 27.(1)①九一八事变②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战开始③二战爆发④日本偷袭珍珠港⑤诺曼底登陆。(5分)(2)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其它大型抗战会战亦可)(2分)(3)从鸦片战争开始,英国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又大败。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2分)(4)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2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2分) (5)日本应该正视历史,勇于承认错误,向被侵略国家和人民道歉,还历史以真相。以史为鉴,面向未来。(1分)日本这样做,有利于树立自己的国家形象,获得国际的认同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原谅等。(1分)对世界而言,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1分)28.(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1分)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3分)(2)第一层次,能从单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2分)第二层次:能从两个角度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两个角度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从对立专项合作,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有逻辑的,如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分)第三层次:能多角度,有逻辑的说明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如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转变抗日态度,国共两党从对立转向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6分)29.(1)开展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2分);放弃攻打城市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2分)(2)①位于各省交界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2分)②政策支持,农民分到田地,生产和革命热情高涨,为根据地提供物质基础。(2分)(3)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实践中开辟了革命新道路。(2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解放。(2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