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2.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化学资料、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运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通过自身参与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探究需要严谨的态度。【教学重难点】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2.知道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3.培养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教师板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二、新课讲授(一)知识点一:化学变化中的元素与原子(1)提出问题: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那么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是否发生改变?(二)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2)演示实验①试验1: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指中央。②实验2:现象: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指中央。(3)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样的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4)备注: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解释化学变化,只适用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分子个数等其它方面的守恒;②在考虑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时,要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5)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阅读课本,并完成“联系实际”。大家看课本,并完成练习三、巩固练习1.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的种类B.原子的个数C.原子的质量D.分子的种类2.把6.4g铜粉放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冷却后得到的固体物质质量为8.0g,则空气中有________氧气参加了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3.解释下列现象:(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固体质量增大了。(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液体质量减小了。四、课堂小结1.教师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谈一谈收获。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了化学变化中的元素与原子、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课后同学们查找一下这些内容的相关材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