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导学案姓名: 学科:化学 周次: 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氧气 课型:新课 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课前先学先行(预习检测)【提出问题】: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氧气有何物理性质?【学生交流讨论】【师生点评】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183℃时氧气转为淡蓝色液体,-218℃时转化为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习题训练】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的气体。氧气具有______________性,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______剂。二、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观察实验】木炭、硫、磷、铁丝、镁、石蜡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实验。【交流讨论】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有哪些?【师生点评】(略)【学生思考】木炭、硫、磷、铁丝分别在空气中和氧气瓶中燃烧的结论是什么?【学生点评】三、课上互动研讨(合作探究)结论:1.碳 + 氧气 二氧化碳2.硫 + 氧气 二氧化硫3.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4.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5.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四、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演练)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生锈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空气、氮气、木炭、硫、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铁丝等几种物质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烧红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A是__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__; D是______________。 五、课后拓展提升(课后练习)1.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银白色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2.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并说明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 (1)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反思:导学案姓名: 学科:化学 周次: 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氧气的制取 课型:新课 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重点: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前先学先行(预习检测)【提出问题】:工业上怎样制取氧气?【学生自学】P37 【师生小结】: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二、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学生交流讨论】自学课本P36-37 “探究活动”方案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药品 :高锰酸钾2.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3.实验装置:(图2—13)4.操作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气密性;(3)装药品;(4)加热、收集气体;(5)移出导管;(6)熄灭酒精灯。5.收集方法:(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6.检验。7.验满。方案二: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药品:二氧化锰、过氧化氢2、原理:过氧化氢 水 + 氧气3、装置:(图2-15)4、操作步骤: 略5、收集方法:(1)排水法;(2)向上排空气法。6、检验。7、验满。三、课上互动研讨(合作探究)【提出问题】: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与氧气性质的反应表达式有何区别?【学生交流讨论】【师生评价】1.分解反应的概念:(一生多)2.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 →A + B 四、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演练)1.填表比较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反应类型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几种生成的物质是几种举例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高锰酸钾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B.硫 +氧气 二氧化硫C.氢气 +氧气 D.酒精 +氧气 水 +二氧化碳3.当天空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该反应可表示为氧气 臭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 B.该反应是化学变化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五、课后拓展提升(课后练习)2.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出装置代号)。(3)装置B是实验室用________ 和________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六、教学反思:导学案姓名: 学科:化学 周次: 班级: 授课时间: 课题: 氧气性质与的用途 课型:新课 第 3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性质2、用途。重点: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2、掌握氧气的用途。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课前先学先行(预习检测)【提出问题】:工业上怎样制取氧气?【学生自学】P37 【师生小结】: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1、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气体, 溶于水,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密度 ,加压、降温时氧气因气态变为 色的液态或固态。2、臭氧的物理性质 ,臭氧的化学性质是 ,臭氧层空洞是由于 造成的。二、课堂问题反馈(自主学习)1、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能观察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实验前,要预先在瓶内装__________或铺上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①/;②/;③/;④/。三、课上互动研讨(合作探究)【提出问题】 :氧气有何用途?【学生自学、讨论】【学生自评】氧气的用途:1、支持燃烧2、供给呼吸四、课内训练巩固(课堂演练)1、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将木炭放在______________里或用____________夹持木炭,在_________上加热到__________,再伸入到装有氧气的____________中。2、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下列现象,请分析原因:(1)瓶底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瓶壁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鉴定一瓶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填写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比在空气中燃烧得________,放出_______,瓶壁上会有________产生,倒澄清石灰水 后,会___________。 石蜡燃烧后,生成了____________。 6、如何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简述操作过程)五、课后拓展提升(课后练习)1、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4)在集气瓶中铺上沙子和少量水的目的是 (5)待火柴即将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6)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7)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8)该实验得出结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 ;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能观察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实验前,要预先在瓶内装__________或铺上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___。①/;②/;③/;④/。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2单元2氧气学案第1课时.docx 专题2单元2氧气学案第2课时.docx 专题2单元2氧气学案第3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