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教学目标1.了解孙中山早期开展的革命活动。 2.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涵。3.感受孙中山的伟大人格。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难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涵三.教学过程【导入】10月1日,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也是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盛大节日。从1950年起,每年国庆节期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威武雄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都会矗立起一位伟人的巨幅画像,深情地注视着过往的人们。这位伟人就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展示课题,由此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概述孙中山开展的早期革命活动。 2、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涵。3、感受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博大胸怀。过渡:孙中山1866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的翠亨村。那么他生活和成长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进入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 风雨如晦的年代教师:清政府昏聩无能、腐败透顶,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国难深重(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中国人喘不过气来。在中国的土地上,洋人比国人的权利大,耀武扬威,横行霸道。……过渡:是啊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压得中国人喘不过气来。在那样一个风雨如晦,危机四伏(民不聊生)的年代,孙中山的理想追求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下面进入第二篇章。第二篇章 日渐清晰的志向数轴展示孙中山早期的成长轨迹和斗争历程,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孙中山人生中的两次重要转变。自主学习:自读教材P38-39,时间2分钟。思考:在孙中山年轻时期的成长轨迹中,有哪两次重要的转变?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自主思考:自读教材第38页“人物扫描”部分,指出孙中山人生第一转变的原因?学生:“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教师:学霸精英,收入较高,咋就放弃了呢?——他胸怀更大的抱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啊——“医国”过渡:医国即救国,那么孙中山又选择了一种怎样的救国道路呢。我们来看两则材料转变2:从改良到革命。材料:(略)探讨: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孙先生的救国方案有何变化?学生:改良到革命过渡: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这就是孙中山人生和革命道路的重大转变。 为了推翻清政府,孙中山甘冒杀头危险,走上了民主革命之路。而他伟大革命历程就开始于一个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接下来我们就从兴中会着手,来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历史讲解员:由学生讲述这一事件回到时空坐标轴教师:结合坐标轴,简述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重点介绍1894——1896)教师小结:是关键的两年,他人生追求和革命道路发生重大转折,并且有了勇敢的革命实践……后来,策划了一些起义,均已失败告终,但是愈挫愈勇,毫不气馁!<档案揭秘>:孙中山的海外流亡生涯1895年起义之后不久,这位年轻的暴动策划者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了。在其后的16年中,除了在上海作过三次秘密的、短暂的逗留,以及1907年12月的某天为了视察一次预谋的起义而通过中越边境进入广西之外,孙中山从未踏上中国的土地。 …… 16个年头,这股力量驱使清王朝的反对者漂泊全球,建立革命团体的分支机构,乞求资金援助,和对手较量,在广东、广西、云南策划武装起义。……可是,当时他却接连不断地被香港、日本、法属印度支那、新加坡和马来各州驱逐出境。情况虽然如此,孙中山却生龙活虎地保持着对于革命的希望,鼓舞着他的战友们坚持战斗。 ——美.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教师: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筹集军费,策划国内起义。但是后来,筹款变得越来越难。知道为什么吗? 对!一系列起义先后都失败了。 即便这样,孙中山没有气馁,没有消沉。用他自己的话讲“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那么支撑他的这股力量究竟是什么呢?分组讨论:学生: 坚定地爱国主义情怀;救国救民的使命担当;毫不气馁,愈挫愈勇的坚强品格和乐观精神;……….过渡:在海外流亡期间,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奔走呼告期间,他的革命思想也逐渐成熟。第三篇章 光芒闪耀的思想教师:我们首先看一下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一)同盟会的成立首先通过一个视频了解革命形势的发展。(在观看视频后,结合教材,解决旁边几个小问题。)播放:视频《同盟会成立》学生: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成基本知识建构。 (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政治纲领、性质、意义)小结: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什么?——兴中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同盟会可以说,同盟会的成立就是中国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汇流和大联合。<概念辨析>:革命政党和革命团体的区别?(二)三民主义的提出<重点阐释>:三民主义的内涵剖析过渡:诚然,三民主义也有局限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却为世人指明了革命方向,描绘了一幅革命后的宏伟蓝图。从此,在三民主义这面旗帜的号召下,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地方起义风气云涌,这都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即——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作了铺垫。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还要学到的内容。拓展——史海沉钩:“华侨是革命之母”结束语:【历史不会忘记】(结课同时也是拓展)英雄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精魂!历史不会忘记,孙中山先生以及他的战友们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我们更不会忘记,一代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做出的卓越贡献!我们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实现!也祝同学们为实现个人的报负、家族的梦想而努力学习,不负青春!历史的车轮已滚滚向前,然而我们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先行者的蹒跚足迹。我们更希望当代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先辈们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将来为推动新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你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